首页 > 财经分述 > 正文

4万亿能否救中国经济?


1424 人阅读  日期:2008-12-21 13:33:19  作者/来源:《联合早报》苏荣@上海(特约)


对中国最大的印染企业绍兴江龙控股集团来说,今年这个冬天特别寒冷。

在纺织业危机四伏的时刻,这家在新加坡上市的中国印染(China Printing & Dyeing)旗下的独资子公司几乎停止了所有现金使用,依靠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现金熬过这个“冬天”。公司在年初油价高位时囤积了大量原料,现在下游需求极度萎缩,分散染料的价格已跌到2万元(人民币,下同,4200新元)以下,知情人士称,“对于这笔巨大的库存,何时能够消化掉还是个问题。”

江龙的困境并不是个案。最近公布的一系列数据,已令中国经济的前景蒙上了愈来愈重的阴霾。

最新的数据显示,中国11月出口额较上年同期下滑2.2%,为2001年6月以来出口额首次下降;更令人担忧的是,11月进口额较上年同期下滑了17.9%。这意味着部件需求萎缩可能会影响到未来的出口,显示了中国国内经济的疲软态势。11月,中国铁矿石进口下降了7.9%,原油进口减少了1.8%。

据报道,无论是工业生产增速、用电量,还是铁路货运量,反映中国实体经济运行的多项重要指标从9月份起开始下滑,10月没有好转,11月部分指标加速下滑,经济形势严峻程度超乎意料。从发电量来看,继10月份火电发电量同比下降5.3%后,11月上半月火电发电量同比再现两位数下降。

出口回落可能减少2000万职位

据中央党校的经济学家周天勇估计,出口回落可能减少1200万到2000万个就业岗位,2008年中小企业关闭停业三分之一左右,大型企业因劳动成本上升而用机器替代劳动力,已减少用工和招工,真实的城镇失业率将升至12%左右,明年可能上升到14%。

这些令人吃惊的数据,进一步佐证了为何上个月中国政府紧急推出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并在本周三召开的年度经济工作会议上重申了全力“保增长”的决心。

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各种措施避免经济严重滑坡,但现在的问题是,这些措施能否抵御全球经济寒潮的袭击?它们能否成为中国经济引擎的加速器?

4万亿是信心代名词

4万亿计划到底最终能执行多少万亿?一种观点认为,这其实并不重要,因为筹资对政府来说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政府抛出数额巨大的支出计划,只是一种姿态,整个计划的关键是要给予市场和民众最宝贵的信心。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认为,4万亿相当于给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多加3%左右,而且这些贡献主要是在第一、二季度之后才会更多体现出来。加上本来会有的4%至5%左右的增速,如果接下来没有其他刺激方案的话,估计明年GDP增长率在7%至8%。当然,这是一个粗略的估计,有很多条件可能会发生变化。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的看法是:投资计划到现在还有很多细节没有澄清,比如,4万亿计划中有多少是早就宣布承诺过的老项目,还有多少是新的项目?所以,目前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比较难评估。但是市场的估算是,4万亿元分在两年,一年2万亿元,其中至多有1万亿元是新增的。这样,投资规模大概占名义GDP的不到3个百分点,这是直接拉动。当然还有间接的拉动,包括对消费和相关一些行业投资的拉动,对信心的鼓舞等。

经济学家:4万亿短期有成效 长期有疑问

《财经》杂志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也认为,假设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由于4万亿投资分两年多完成,可每年加快投资至少10%以上,新增投资可拉动GDP增长约2个百分点左右。如果新出台的政策措施能够落实,明年经济仍有望保持8.5%左右的增长。

也就是说,短期来看,这次4万亿计划对于经济增长的正向拉动作用是明显的,最起码中国政府“保八”的目标不至于落空。

但是从长期来看,4万亿计划最终能否保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到目前为止还是个疑问。的确,就业、收入增长、地区差距等等问题都需要经济增长来做保证,但经济增长只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就业等问题不能全指望用增长速度来解决。

而且,信心对经济来说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信心也要来自于计划的有效性,如果经济的增长只是短期成效,信心也就随之减弱。

中央判断中国经济没大问题

12月10日,中国年度经济工作会议在一种异常严峻的气氛中闭幕。从与会领导人严肃的表情上看出,明年中国经济的前景的确不容乐观。

就在当天,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1月的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滑落到2%,这一增幅远低于上个月6.6%的水平,也是自2006年4月出现1.9%以来的新低。

“经济恶化速度非常快,全球经济下滑对大宗商品生产带来了巨大压力。”

法国巴黎银行驻中国的经济学家孟原告诉记者:“我们注意到,11月份的PPI低点是在尚未实施燃油税和成品油价格下调时出现的,PPI很可能在明年1月份甚至之前就出现负增长,这是非常让人担心的。”

但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刘鹤在随后出席《财经》杂志年会时,提醒要深刻领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判断。

经济会议做出四个重要判断

他认为,这次会议对中国经济走势做出了四个重要判断:其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不会改变;其二,中国有能力战胜金融危机的挑战,“中国具有扩大内需的巨大空间,经济周期不会改变中国长期趋好的趋势”;其三,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其四,提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保增长等带来投资机遇。

刘鹤认为:“明年一季度经济低速增长,下滑后会趋于稳定,中国经济不应该也不可能有大问题。”

4万亿对内需无作为?

中央计划投入巨资保住经济增长,但诸多业内专家却依然对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持悲观态度。

他们的观点是:尽管宏观经济政策已经转向,但中国经济深层次的矛盾并未解决,政府占据资源过多,经济结构畸轻畸重,民众消费能力低下,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由出口和投资导向到消费导向的转型也还远未完成。

因此,对于中央出台如此规模巨大的投资,是否可保持经济增长,目前来看仍是未知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说,内需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核心所在,但令人遗憾的是,对于内需,4万亿计划基本是无所作为。

他说,一方面,这个计划并没有对教育、医疗、养老、住房(指针对非困难群体的普通民众)等关键民生领域做出应有的支出,民众的消费意愿在这种情况下是难以被启动的;另外一方面,计划并没有太多地刺激人们收入的提高,众多基建投资是项目型建设,不能像一般企业那样周期性为经济做贡献,除了相关产业链参与者收入的提高,整体上民众收入没提高,始终难以消费。按照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专家曹建海的观点,“这次政策可能是创造了消费机会,但是没有创造消费能力”。

A股市值缩水22万亿 众多人已无力消费

在房价下跌、股价下跌、国内经济减速、收入增长受到压制、失业率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指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可能性值得怀疑。

从目前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来看,房产、教育、医疗等是消费大项,其中尤以房产为最。但如今的窘况是,有消费能力的人,消费的刚性需求不足;而有刚性需求的人,却缺乏足够的消费能力。从去年至今, A股市值缩水了22万亿,数以千万计本来具有消费能力的人,因为股市资产打了折扣而无力消费或不敢消费。

投资方面,根据计划,政府直接投资于基础设施是一个重要内容。而政府替代企业去投资,由于缺乏正确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效率必然是低下的,而且同样由于资源有限,会对私人部门的投资产生挤出作用。

首先,如果庞大救市资金是靠发行国债,就会使民间资金进一步向政府集中,民间的投资和消费受到抑制;其次,救市资金肯定会很大程度依赖于银行贷款,出于银行的风险性、收益性的综合考量,即便银行没有了贷款限制,银行对于私营企业应该会更加惜贷,因为政府贷款的风险性总是要低一点。此外,本次计划并没有对一些行业解除进入门槛,也就没有对私人部门增加投资做出新的激励点。

不过,唯一令人欣慰的是本次计划中明确提出了开展全国范围的、全行业的增值税改革,为广大企业减轻了负担。


<<上一篇文章:续聘何震达仲裁员
>>下一篇文章:关于民诉法解释中有关管辖若干问题的理解与适用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何珽律师、何震达律师在线 咨询电话:13957586839 | 技术支持:何珽 | 浙ICP备2021008149号 |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5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