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分述 > 正文

联合早报:中国真是这么有钱了吗?


880 人阅读  日期:2008-12-24 17:28:37  作者/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网12月24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24日发表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中国合作项目协调人杨沐撰写的文章指出,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应该和其他国家一起,共同努力来摆脱危机,恢复经济增长。但是,如果美国不首先自己承担责任,自己想办法,而把希望寄托在还背负着13亿人口的责任的、相对还比较贫穷的中国身上,这是对中国人民的不公平。

文章摘录如下:

在这场金融危机中,西方媒体上经常议论中国能不能当拯救世界的白骑士(white knight)。中国正是这么有钱了吗?

和西方国家的政府比,中国政府似乎是最有钱的。2007年国家债务占GDP的比重,中国仅为18%,美国为61%,德国63%,法国64%,英国43%,日本196%。进入金融危机后,美国为了一次又一次的救市,实际国债节节上升,08年已超过10万亿美元。

美国还在讨论要拿钱救三大汽车公司,要创造250万个就业机会,债务只会越背越重。而中国财政2008年上半年盈余一万亿元人民币。全年的财政收入预期会超过6万亿人民币。

中国的外汇储备已接近两万亿美元,几乎为第二位的日本的两倍。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到9月底已达到5850亿美元,超过日本,世界第一。

但必须看到,中国政府现有的经济实力,是过去30年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分配向政府倾斜的结果。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GDP的年均增长为9.6%,而财政收入的年均增长为14.8%,是GDP增长速度的1.5倍。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这是为了发展,先投资,后生活,是13亿中国人的共同贡献,中国在今后很难继续再保持这样的比例。

另外,中国至今在社会保险、基本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发展,和世界水平比,还有很大的缺口。

中国老百姓的存款总额高达20万亿元人民币,一方面中国人是有存钱以丰补歉的传统,另一方面也正是说明了现有的社会保障体制还没有让人民具有安全感。

和发达国家比,中国人的人均消费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不是人民不想花钱,不想消费,而是人民担心一旦真需要钱应急时,还只有靠自己。

完善社会保障体制,才是扩大内需的前提。美欧、日本的人民不在乎个人在银行里有没有存款,不仅是文化传统问题,更是由于他们有比较好的社会保障体系。

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所需的投资是巨大的。即使是两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实际上不是政府自己所有的钱),13亿人口,人均不过是一万多元人民币。从中国政府对13亿人民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来看,中国政府手中其实并没有多少钱。

再次,一个国家是不是有钱,不能仅从政府的财政看,更要看,老百姓的手中是不是有钱(还有企业)。12月5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了和一些国家的个人财富有关的统计数据。

2007年,个人手中财富超过100万美元的人数,美国为300万人,日本150万人,德国83万人,英国49万人,中国41万人。这是有钱人的人数的差距。

如再加上发达国家有钱人的人均财富,要比中国的有钱人的人均财富高得多的因素,美国的个人财富总和可能是中国个人财富的总和的几十倍。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应该和其他国家一起,共同努力来摆脱危机,恢复经济增长。但是,如果美国不首先自己承担责任,自己想办法(如要求富裕人群购买国债等),而把希望寄托在还背负着13亿人口的责任的、相对还比较贫穷的中国身上,这是对中国人民的不公平。

美国的国债在近几个月又成了世界市场上的抢手货,但是由国家担保的国债的无风险,会不会就像曾被评为3A级的雷曼债券一样,再次成为历史的笑谈?美元资产的缩水,美元的贬值,美元作为国际基础货币地位的逐步丧失,会不会造成一个美国国债的泡沫?

2007年,在美国刚开始进入次贷危机时,中国和一些金融机构都疏忽了对房地美、房利美的债券的再评估。吸取这一教训,现在中国是否应该审慎对待对美国国债的进一步投资?中国对美国的国债投资,是否应该有个限额?

而中国是不是更应该把它的有限的财富,用到建立社会保障体制,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扩大自己的内需市场上?

中国政府的钱,是烫手的,它连带着对13亿人口的责任。


<<上一篇文章:外汇储备下降.中国是否会重蹈俄罗斯覆辙?
>>下一篇文章:新华社发文点评:A股缘何漠视利好不涨反跌



2008-12-25 07:22:46 烫手
[1楼]:
中国至今在社会保险、基本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的发展,和世界水平比,还有很大的缺口。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所需的投资是巨大的。即使是两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实际上不是政府自己所有的钱),13亿人口,人均不过是一万多元人民币。从中国政府对13亿人民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来看,中国政府手中其实并没有多少钱。
中国政府的钱,是烫手的,它连带着对13亿人口的责任。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何珽律师、何震达律师在线 咨询电话:13957586839 | 技术支持:何珽 | 浙ICP备2021008149号 |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5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