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之道 > 正文

中耳炎护理和防治


911 人阅读  日期:2009-01-01 12:06:41  作者/来源:健康频道


“中耳炎”即中耳的炎性病变,有急性、慢性两种。急性中耳炎常由上呼吸道炎所引起,亦可并发于麻疹、猩红热等急性传染病,有发热、耳痛、听力减退等症状。严重的鼓膜穿孔和流脓。如不及时治,可蔓延形成急性乳突炎或转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一般分为单纯型和胆脂瘤型两类。单纯型中耳炎一般用药物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常易发生面瘫、耳后脓肿或颅内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多以手术治疗。护理要点◆ 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时间。◆ 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鼻腔通畅。◆ 积极治疗鼻腔疾病,擤鼻涕不能用力和同时压闭两只鼻孔,应交叉单侧擤鼻涕。◆ 游泳后要让耳内的水流出,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积极防治感冒。

急性—慢性中耳炎危害和防治

关键词:中耳炎、中耳炎治疗 中耳炎症状 中耳炎的症状 中耳炎的治疗 慢性中耳炎、慢性中耳炎治疗 慢性中耳炎的治疗 听力下降耳鸣 感冒耳痛头痛、鼻炎鼻咽炎鼻窦炎扁桃体炎眩晕

一、 中耳炎症状临床表现:

1、急性中耳炎表现为:全身不适,发热,耳痛,听力下降,鼓膜充血,穿孔,脓液外流,耳鸣等主要症状。

2、慢性中耳炎表现为:特点长期或间歇性流脓鼓膜穿孔及耳聋,可分为:

(1)单纯型:此型最多,分泌物呈粘液性或粘脓性,一般无臭味,流脓多为持续性,脓量多不一,感冒时加重、鼓膜中央穿孔,耳聋一般不重。

(2)骨疡型:分泌物呈现脓性,带臭味,鼓膜边缘性穿孔,耳聋重,有时头痛,眩晕症状。

(3)胆脂瘤型:分泌物较少,有特异恶臭,鼓膜穿孔松弛部,用探针探入襄内,如探出白色的腐臭物质,气味极臭即可确诊,耳聋重。

二、发病机理和病因

(1)自身抗病力低,体质差,是主要的内因

(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鼻咽炎,扁桃体炎,鼻窦炎,鼻咽炎等

(3)急怀传染病,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等

(4)在污水中游泳或跳水,不适当咽鼓管吹张、擤鼻或鼻腔治疗。

(5)幼儿哺乳位置不当,如平卧吮奶,乳汁可入中耳。

(6)外耳道鼓膜外伤。

(7)血行感染,极少见。

三、慢性发病机理和病因

(1)自身体质差,抗病力低是内因和主要因素

(2)急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转为慢性

(3)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转为慢性

(4)有鼻炎,鼻咽炎,鼻窦炎,扁桃体炎反复发作

(5)反复感冒

(6)体力透支,长期疲劳,精神紧张,熬夜,烟酒过度,营养不良,吃油炸煎辛辣食品过量。

四、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关系

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可互相转化

1、急性中耳炎在自身抗病功能差加上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就转化为慢性中耳炎;

2、急性中耳炎即使正确治疗由于自身体质差抗病功能很差,有些患者也转化为慢性中耳炎;

3、急性中耳炎在自身体质好抗病功能正常正确治疗下普遍愈。

4、慢性中耳炎由于自身抗病力差,又加上感冒或鼻炎、鼻窦炎,鼻咽炎,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慢性中耳炎又会急性发作,流脓增多。耳痛头痛等

5、慢性中耳炎由于体力透支,长期疲劳,全身慢性疾病,熬夜,精神紧张,营养不良,烟酒过度,吃油炸煎炒辛辣食物过量,慢性中耳炎又可转化为急性发作。

自身抗病力是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的内因,其它是外因。

五、中耳炎治疗和预防

(一)治疗原则:

1、急性中耳炎

(1)中西结合;

(2)内服抗生素和外用抗生素结合;

(3)联合用两种抗生素;

(4)交替应用抗生素防止形成耐药性;

(5)自觉症状体征好了再坚持用5~8天;

(6)中药应用清热解毒中药方如五味消毒饮等;

(7)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感冒,鼻炎,鼻窦炎,鼻咽炎,扁桃体炎等;

(8)保持引流脓渡通畅。

2、慢性中耳炎

(1)单纯型和骨疡型中西药结合治疗,胆脂瘤型手术治疗后再服中西药治疗。

(2)关键增强自身抗病功能和自身体质,如服用扶正固本正气中药方是治好慢性中耳炎关键。

(3)应用内服和外用抗生素,联全应用,交替应用,建议每5~7天换一种抗生素。

(4)、应用清热排毒,滋阴降火的中药,如五味消毒饮加减等。

(5)、中医认为肾开窍开耳,应用补肾中药方

(6)、积极治疗反复感冒,鼻炎,鼻窦炎,鼻咽炎,咽喉炎,扁桃体炎。

(7)、加强营养,饮食清淡,劳逸结合,防止精神创伤,或烟酒,治疗全身其它慢性病,少吃油炸煎炒辛辣食品。

按上述综合治疗普遍能治好,获得干耳,可以进一步做耳膜修补术,重建听力。

(二)预防中耳炎发生

1、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2、广泛开展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3、有鼓膜穿孔或鼓室置管者禁止游泳。

4、擤鼻方法要正确,防止鼻涕进入中耳。

5、得了中耳炎早治疗防止转化为慢性中耳炎

六、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的危害

1、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时,引起急性乳窦炎。

2、引起颅外及颅内并发症

(1)颅外并发症:常见的有耳后骨膜下脓肿,颈深部脓肿,迷路炎,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岩锥炎。

(2)颅内并发症:如硬脑膜外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化脓性脑膜炎,脑脓肿,硬脑膜下脓肿,耳源性脑积水,脑炎,脑室炎以及脑疝等。

3、可引起传音性耳聋和神经性耳聋。

中耳炎的家庭护理法

前言:中耳炎-中耳发炎就是中耳炎,是孩子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 中耳炎常发生于8岁以下儿童。它经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疼痛并发症。

在孩子6岁以前,他的耳咽管由于尚未发育成熟,所以比较平、比较短,一旦孩子的鼻、咽等部位受到感染,病原比较容易经耳咽管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这也是中耳炎在儿童期高发的原因。

虽然目前还没有办法完全避免中耳炎的发生,但父母还是可以通过一些适当的家庭护理方法,在孩子患中耳炎期间,尽量降低疾病给他的听力带来的损伤。

1、中耳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父母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为孩子选择敏感的抗生素,一般多采用青霉素及青霉素族,切不可盲目乱用抗生素。给药途径多选择静脉点滴,这可以使药物更快地到达病灶,发挥作用。

2、向耳道内滴药是治疗中耳炎的重要方法,滴耳药可以直接作用于病灶局部,使药物的作用发挥得更充分。

在给孩子滴药的时候,可以让他侧卧在床上,或坐在椅子上,头向一侧偏斜,然后进行滴药。

孩子的外耳道有一定的倾斜度,所以在滴药前应将耳道拉直,以便药液顺利流入耳道。滴入药液后,要用手指轻压孩子的耳屏数次,使药液到达患处。

4、如果孩子的耳朵有出脓的现象,应先用3%双氧水清洁他的耳道,然后再滴药。孩子滴药后要侧卧,待药液渗入组织后再起来活动。

5、在给孩子滴药前要注意:药液温度要与体温相近,如果药液过冷的话,应该稍稍加温,以免孩子在药液滴入后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此外,滴药的滴管不要接触外耳道壁,以免造成污染。

6、时刻保持孩子外耳道及耳前皮肤的清洁,如果有脓性分泌物,要及时清理。

7、如果孩子患的是慢性中耳炎,经上述治疗仍不见好,且脓有恶臭,耳后红肿疼痛,说明有可能合并乳突炎,要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诊治,必要时需拍片。如果是慢性乳突炎还需手术治疗。

养生小贴士

1、中耳炎是导致婴幼儿聋哑的一大原因,所以要定期让孩子预防接种,从小注意体格锻炼,多让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阳光,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他的体质和抗病能力。

2、天气寒冷或气候变化剧烈时,要让孩子注意防寒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3、耳朵内常有脓液流出的孩子,一定要经常将他耳内的脓液清洗干净。具体做法是:将孩子的耳廓向后下方牵拉,同时将耳屏向前推移,使外耳道变直张开,再用消毒棉签轻轻进行清洗。

3、在孩子洗澡、洗头前,要用消毒棉球填塞他的两个耳孔,防止污水进入耳朵。此外,不要让孩子跳水或游泳,防止因鼓膜破裂而导致听力受损。

4、孩子的饮食要清淡、容易消化、营养丰富,要让他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酒、葱、蒜等,以防热毒内攻。平时,也可以让孩子多吃一点清火败毒的食物,如金银花露、绿豆汤等。

中耳炎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中耳炎病人,多少都有听力的障碍,在小孩子如长期性听力不佳,会影响他的学习兴趣与能力,在成人会影响到他的社交与生活,因此对于这些病人,应该要耐心地与他们相处,必要时须放大音量以便交谈与沟通。

均衡饮食与生活习惯。减少使用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可能传染感冒的场合,都可以保持鼻、咽及耳咽管的健康,进而防止中耳炎的恶化。

中耳炎病人要保持周遭环境的安宁,不可运动过度,不能吹奏笛子及气球,随时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尽量用鼻子呼吸,睡觉侧躺时将病耳朝下,擤鼻涕时不可过猛,并且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鼻道耳咽管畅通,维持中耳的排泄与通气功能。

养成正确的医疗习惯,遵照耳鼻喉科专科医师的指导与治疗绝不可自作主张,认为症状减除而自行停药,中止治疗,以致病情转为慢性或产生副作用。

有感冒发生,尤其是有鼻塞时,切勿轻视,要及早治疗,以免加重中耳炎病情。

在慢性中耳炎有耳膜穿孔者,特别要防止不洁的水经外耳道进入中耳(例如洗头、游泳等),造成发炎的加重,必要时可用耳塞塞住耳道来预防,若水进入耳朵时,可用吹风机吹乾,或侧跳使水份流出,避免挖耳朵使其再受伤害。

经手术治疗过的中耳炎病人,仍要接受定期检查,有无再发现象,了解听力改善程度,并接受指导如何且何时作中耳充气治疗。

有胆脂瘤的病人,经过手术治疗,尤其要注意是否有再发现象,恶臭的耳漏,听力的递减或前述各项并发症的产生,这些都是须要再手术的表征。


<<上一篇文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调整司法解释等文件中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条文序号的决定
>>下一篇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何珽律师、何震达律师在线 咨询电话:13957586839 | 技术支持:何珽 | 浙ICP备2021008149号 |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5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