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之道 > 正文

《央视论坛》主持人 董倩


2393 人阅读  日期:2009-11-20 20:04:14  作者/来源:连载:魅力制造


人生座右铭:

1. 做人要有真诚、正直、豁达、善良、乐观的品质。

2. 说真话。

3. 夹着尾巴做人。

喜欢的品格:正直。外圆内方。要说真话,又要讲艺术。

业余爱好:随意写一点东西。是工作的体会,随笔记下,怕忘了。每天记,少一天不记,就会觉得是损失。

未来的期望:事业上扎扎实实推进,家人健康。自己永远健康、漂亮。

1971年出生。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北京八中完成了基础教育。

199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这事有点阴差阳错。先是看了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产生了强烈的要上北京大学的想法,后来,报了外语系,却被录取到历史系。她坦言当时没有什么“历史”感,没学进去。现在更多的是读历史方面的书。

1995年11月至1996年12月 《焦点访谈》国际组编辑。才起步,胆大,初生牛犊不怕虎。

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 《东方之子》出镜记者。

2001年1月至2003年4月 《新闻调查》出镜记者。有一种不停采访的欲望。一个人做了20多期节目,特别有激情,不知道累,有时候跑一天都不上厕所。

2003年4月至今 《央视论坛》主持人。

1995年底,大学毕业后不久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考入了中央电视台,开始在《焦点访谈》国际组工作。一切都是陌生的,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什么是电视,什么是记者,如何做一名记者,甚至如何面对和处理纷杂的人际关系,都要学习。本以为在北大念了4年书,应该是足够成熟了,学校里有多少小弟弟小妹妹管自己叫学姐呢,够老成了吧。

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天到中央电视台来上班的情景。那是11月底的一天,天是铅灰色的,飘着雪花,冷得不得了。我早早地赶了4路车到东门传达室等制片人李小萍来接我进去。人家定的是9点,我恨不得8点就到了。我紧张兴奋地站在雪地里,紧紧地盯着东门里面出来的人,看哪一个像是接我的。哪里顾得上冷,人兴奋得直热。后来想想,当时我夹杂在一大早就来上访告状的人们中间,急迫闪亮的眼神儿和冻得紫红的脸蛋儿,就像是一个进京上访的傻丫头。

第一次的印象太深了,我甚至记得那天我穿的是什么:细格布衬衫,灰色套头毛衣,牛仔背带裤,为了上班新买的锐步运动鞋,一条灰格的宽大羊毛围巾,一件米色的毛茸茸的羽绒服,还有一顶我妈给我织的蓝白花毛线帽子。我就是以这一身的学生气面对一切去了。

但是我没有想到,扑面而来的新鲜事物竟会是这样陌生。我进了电视台,可根本不懂电视,连什么是编辑机都不懂!我所熟悉的是在自己家里看到的电视节目,而远不是"电视" 本身!后来我才知道,在电视台,是没有人主动辅导一个新人的,不懂的就要勤问,陪笑脸去迎人家的冷漠。当时我哪懂。北大的4年养出来的清高、比别人多上几倍的自尊,甚至是傲慢。而所有这一切,当我每天看着办公室里的同事出出进进忙这忙那,自己却像个木头一样傻呆呆坐在分给我的办公桌前不知所措时,轰然倒塌。取代它们的是自卑。真是小姑娘啊,那种自卑几乎要了我的命。哪里晓得在往后的日子里,自卑有可能是时时侵袭咬噬那颗稚嫩纯真的心的。

时间过得快啊。

转眼间6年了。好象什么都在变,什么都变了。我开始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去第一线采访、去现场报道。经历了不多、但是也不算少的大事报道:香港回归、抗洪抢险、政府换届、50年国庆大典、澳门回归、申奥成功、APEC会议、中国入世。我在一点一点地积累着经验,向着我心中的目标靠近。也许还有一点没变吧:学生气。不采访的时候,我还是喜欢穿学生时代的衣服:套头的运动衫、各种布衬衣和宽大的裤子。仿佛总有一股力量在把我往学生时代拉,要保持朴实、低调。我爸是从山东农村出来的,他经常用一些农谚教育我:稻子熟了才弯腰。

漫天的大雪,热烈奔放,在迎接着一个刚刚告别大学校门、朴实稚嫩的女孩子进入中央电视台的大门。这一扇门就此改变了她的一生。

我真的很笨。我不如张泉灵的聪明,不如柴静的口才,不如白岩松的深刻。我说这些话,没有丝毫的矫情。

我不是评论员,不具备评论员的资质。我觉得我得藏拙,话多不一定好。我喜欢简洁有力的提问,而不喜欢那种滔滔不绝的提问方式。

因为笨,所以必须用功。我是一个用功的人。

为了做好一期节目,我常常“预习功课”到深夜。就算是最顺利的时候,准备一期节目也要三四个小时。有一次,我把编导准备的半尺厚的资料带回家。资料的一些素材要记住,还要整理发言提纲,我一直沉浸在材料里,不知不觉天黑了。可是,无论如何都形成不了清晰的思路。我对自己的“笨”恨得直咬牙。眼看着人们下班回家了,天黑了,又到了天渐明,人们又离家上班了,我还在工作。

整整一天一夜,我才从材料堆里完成了自己的采访提纲。

我从不吝惜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因为自己“笨”,理所当然要努力。我不给自己任何懈怠和轻慢工作的理由。

当面对专家的时候,没有任何东西为你遮丑:他们的目光直视你,让你无处躲藏。如果你没有能力与他们对话、过招,那这就是一场不对等的论坛,根本没有办法深入探讨问题。

当主持人能够把问题最核心最关键的东西抓住,引导专家去分析,专家的精彩,就是主持人的精彩。

我对自己的定位是:以简洁有力的提问,直击问题的要害。

但实际上,也许我的聪明就在于我知道自己“笨”在哪里。自己的长处是提问,短处是阅历和一线采访经验的不足。这就要学会“藏拙”,同时,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至。

我的原则是:一定要说真话,绝不说谎话。最多是沉默吧。这些年,经历了各种各样的采访,有几个心得:

一是采访在气势上要先声夺人。要想采访成功,首先气势上不能输,一定要让被采访者眼里有你。为了做到这一点,采访前的功课要做足。问题一针见血,回答才能掷地有声。如果自己的提问不准确,或者说不够水准,那么他们很可能就会敷衍你。要让对方觉得你配坐,在他面前,具备与他们对话的资格。不管什么人,部长也好,普通老百姓也好,所谓“配”,就是让对方感到“你懂我说的话”。不因为他是高官就仰视他,也不因为他是普通人就俯视他,心态要平和。要了解他的处境和他讲的内容,要设身处地地站在他的角度考虑。

二是提问要能迅速打开对方的嘴和心。提问的语言非常重要,不能置身世外,而要用感同身受的语言,切入问题要害,使被采访的人愿意和你倾心交谈。这需要知识的积累,面对形形色色的领域,都要有所涉猎。

三是听得进批评,虚心求教。有些专家水平很高,低水准的提问他会很不客气。有一次录制关于中国电信双向收费的问题,我看了很多资料,自以为把问题搞明白了,可我把问题抛出去,专家直言:你想清楚了再问。我一听,脸都直发烫。还有一次,关于“中部崛起”的话题。我随口说出:“中部多是发展缓慢的落后省区”,专家立刻打断我:“你这是哪来的说法?”但越是这个时候,我越是兴奋。有机会跟高手过招,正是提高自己功力的时候。遇到难“对付”的专家,我就当成自己学习再提高的机会。结束采访后,我也会向专家单独请教。一开始,我与专家对话很费劲,所以,节目对我而言,一直是学习、认识、提高的过程。

四是选题决定一切。这是节目成败的关键因素。

采访的时候,我会一直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如果自己提了一个很“臭”的问题,我会懊恼、自责良久。

现在,我已经有了十年的从业经验,却越做越心慌,越做越如履冰。因为我知道了什么是好的。

刚到《央视论坛》的时候,自己不太敢说话。对面坐着的,都顶着专家的光环。而我才浅学疏,常常像一个听课的学生,任由专家天马行空地说开去。制片人鼓励我,一定要说话。我心里明白,没有一份成熟与自信,这里就没有我的话语权,心里没底,又能说什么呢?空洞无物地说不咸不淡的话来填补节目时间,是我坚决不愿意做的。

北大4年养出来的清高,甚至是傲慢,早已荡然无存了。

北大毕业就有了骄傲的资本?那是少时的轻狂,不懂事!

我入行不久的时候,曾做了一个民主党派领导人的系列专访。但采访效果大家普遍反映不好,说,这个主持人绷着脸,瞪着眼,特别严肃,提问像质问。北京广播学院张颂老师特地写了一篇内参,3页纸,全是写我问得如何不好。我拿到张老师的批评文章,反而特别高兴,把它贴在家里的墙上。

总算有人注意到你了。总算有人出来给你指点迷津了。

对于我来说,得到切中要害的批评,是我的一个新起点。

从那时候,我觉得自己开始入道了。1998年的抗洪,给了我一个在新闻中找到自我的机会:我在前线大堤上整整呆了一个月,明白了两件事:第一,新闻记者究竟应该干什么;第二,在重大的新闻事件前,新闻记者应当肩负什么样的使命。

从懵懂的自信与自卑,到成熟内敛,我努力保持一种对自我认识的清醒状态,一种谨慎的学习态度。

人和人的资质差得并不多,谁能成功,就在于谁能坚持。我在“坚持”中不断走向自己所追求的完美。

人应该学会自省。这种压力不是外界的,而是出自内心的。我会拿所有人的长处来跟自己比,常常有技不如人的自卑。

《央视论坛》每周做五期节目,非常辛苦,但收获真大,对国家的政策、社会热点、民声强烈的问题,我都捋了一遍。

从职业生涯来说,它培养了现场的操纵能力、反应灵敏度。现在回过头来看,工作节奏还是很紧张的,如果一天录两期节目,看资料就要到夜里一两点,再自己整理发言提纲,形成清晰的思路。

我觉得,这两年的工作对于我个人的成长来说,太值了。

有人对我说,我在电视里看上去像40岁。这也许正说明我适合干电视。

再没有比年轻时就出名更可怕的事了。做记者这一行,尤其做出镜记者,就跟种庄稼一样,播了种子,你要浇水施肥才会长大。我既然爱这个东西,喜欢干这个事,就要精心地准备,认真地投入。努力了自然会有所收获。现在对我最重要的是成长而不是出名,我离成熟还差得很远。

从业经验告诉我:人生的经验是财富,它不会凭空而来,再聪明的人也不能逾越。我的一线记者经验太少,做了十年记者,太年轻。进了演播室,心里发虚。人要一步步变得老练、成熟,对社会的认识也必须经历社会的历练,才会越来越深刻。一个满腹经纶,“老谋深算”的老太太说起新闻来,绝对胜过一个涉世不深的年轻小姑娘。

我也认真地积累着变“老”的资本。

从《东方之子》入行,到《新闻调查》深入,进《央视论坛》爬高。这三个阶段,对我有着不同的意义。

《东方之子》是以采访人物为主,相对要容易一些。对于记者的职业水准来说,记者的魅力在于问得漂亮。而在《新闻调查》,是以事实采访为主,接触的社会层面复杂,节目也更深入。《央视论坛》主要是与专家对话,涉及话题包罗万象。这里,我的最大收获是学会了对一件事情的刨根问底。从质疑到追问,环环相扣,进入最深层。

我不觉得自己是成功的。新闻评论部给了我机会,而我尽了自己的努力。

别人看到的很表面,但我了解自己,我跟比我优秀的人走,跟那些真正睿智的人在一起,才能变得优秀。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不是很强,但我会提问,什么事都能问出个道道来。这是我的长项。

知名度现在绝对不是我想要的东西。不能为了出名而出名。

有人也问我会不会去创办一档栏目。我想我不算是开拓型的,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主持人。

如果说我的主持有风格的话,那就是自然的流露,本能的表现。我缺乏有魅力的表达,还要进行学习和训练。在《央视论坛》这个很刚性的节目中,我采取了中性化的处理方式,有些问题,是以社会视角而不是女性视角来看。

魅力招数:不动声色,却一针见血。看似自然质朴,实则绵里藏针。说是藏拙,其实是“稻子熟了才弯腰”。

《央视论坛》是投枪,是匕首,是央视最有力度的时政论坛。董倩用犀利的提问,将层层迷雾和疑云揭去,让真相渐渐显现。专家们与她的联袂,让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新闻频道成立后,它成为知识界乃至社会良心的一部分。

纯粹的评论性,纯粹的媒体声音,一种新的电视体裁,这是《央视论坛》区别于其他电视栏目的特质。

他们说政治,谈决策,观察两会。三农问题,民工问题,四六级考试,物权法、公务员法的建立,官员选拔制度,国际化大都市的建立,政府职能的监督,都在栏目中畅所欲言。他们揭露腐败,抨击丑恶,不回避敏感问题。防艾滋病翻老帐,高校收费揭秘,学术腐败探源,从变味的年夜饭,到不公的公务员录用标准,凡是被他们瞄上的,都要从里到外说个透。有些事儿,虽然也知道不那么光明磊落,但大家都喜欢“晦隐”,你不说我不说,只要天窗不捅破,大家就都默许,都捂着。但董倩他们就是不依不饶,非要把它说破。

终于有了一个中国知识界的话语平台。董倩和她的同事们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穿越壁垒,掀起中国的话语风暴。

央视最受诟病的是“喉舌”。但《央视论坛》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央视独立的媒体声音。它的发言者是一支相对稳定、被称为“本台评论员”和“特约评论员”的队伍。他们的职业准则不再是“用事实说话”,或者“把观点隐藏于事实中”,而是直接表达观点,公开表明倾向,他们的立场便是媒体的立场。

董倩要完成栏目策划所设定的谈话方式:

严肃、有趣、力透纸背,以充满智慧的表达,使节目富于语言魅力。

思辩色彩。谈话过程通常在主持人和评论员之间展开,但主持人的主要职责不仅是发问,更是对话。

我们常常惊异于央视作为媒体的能量,而我们更佩服在央视的高台上,董倩们以特有的智慧将话语引入纵深的新闻人。

在这里,董倩的任务是驾驭评论的方向、深度、节奏。她的设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用说,她是通过自己的问题引导着话题的走向和深度。

有人说,没有回答得不好,只有问题的不好。要问好,又谈何容易。她必须对事件有完整的把握,对可能的阐述方向作出明智的判断,而问题能否深入,也必须由设问来推动。

谈话过程通常在主持人和评论员之间展开,论坛所及的内容必须始终抓住观众,有悬念,有思辩,有深度,有新意,有分析,有结论,引发观众的积极思考。否则,一个没有任何娱乐色彩的节目,根本无法立足。主持人的主要职责不是发问,而是对话。董倩深知,必须预设各种不同的观点对特约评论员的表述提出质疑,从而给谈话过程赋予辩论色彩,使得这一过程充满张力。

栏目通过辩论色彩,达到使观众明辨是非的效果。辩论本身就是一种“好看”的因素,而辩论的过程也是对事物本质认知过程的客观体现。谈话要告诉给观众的不仅是结论,也包含得出结论的过程,这是对观众思考和智力的尊重。如果没有这个过程,简单的结论是无法让人心服口服的。这个过程的现场导演,实际上就是董倩。

刚开始做的时候,遭“毙”的节目很多,因为有许多人们看不到的“禁区”“雷区”,或者是节目的“导向”难以把握。有了论坛,可以说话了,但并不是无所顾忌了。相反,这个度拿捏起来相当困难。

董倩有一个自我的戒律:只能说真话,不能说假话。不能说真话,宁可不说话。有时候,董倩承认,也有一些不痛不痒的话,但绝不能违心伤害老百姓。这是底线。

成功启示:跟着最优秀的人走。一点点向着心中的目标靠近,并且积累着变“老”的资本。像挖井,在一个地方深挖,见了水才行。谨慎的态度,清醒的状态。坚持就是胜利。

关于看待成名:

我不愿成名,因为我不希望被别人关注。但作为记者,成名又能促进你的工作。当你的采访对象知道你的时候,他会非常重视我的采访。

关于当了母亲以后的变化:

我常常想,要教育儿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以身作则。要在儿子面前“重新做人”。以前自己随性而为的行为,现在总要想一想,为什么。

现在做事情总是想到对儿子的影响,我要如何做,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有一种责任感。

关于幸福的感觉:

初春的叶芽,孩子的出生,父母的笑容,许多生活中微笑的事,都会带来幸福的感觉。那是从心里舒展的幸福。

最近当妈妈是我最幸福的事。

关于最需要的:

第一是机会。作为一个记者去参与重大的事件,包括突发事件。第二个是阅历。我如果年龄大点,经历的事再多点就好了。

巴丹认为董倩淡定、敏锐、果决、缜密、波澜不惊却势如破竹,典型的职业气质。在《央视论坛》这个严肃的话语平台上,她凸显的是观众对主持角色的要求。但董倩认为自己笨。不如张泉灵的聪明,不如柴静的口才,不如白岩松的深刻。她之所以取得现在的成功,与她努力不懈地坦然面对各种挫折,并将挫折转化为动力,同时耐心地做事,等待最佳的时机都是息息相关的。另一方面,她选对了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业。

在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

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理想职业?

一、 考虑工作的实际需要。

考虑自己的学识水平、技能、经验、身体素质、个性特点、能力倾向是否符合职业要求。

二、 发现自己的内在需求,注意兴趣与职业的匹配。

曾经有人对100名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做过调查,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人把薪水作为择业的第一目标,另外一些人把兴趣作为最重要的择业因素,10年后,把薪水作为重要因素的大多离开了原有岗位,且发展有限。但是那些把职业与兴趣相结合的人,对工作热爱而投入,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三、 注意性格与职业的匹配。

“性格决定命运”,能力可以通过培训提高,性格很难在短期内改变。有些职业,如营销工作适合外向型性格的人,有些工作,如办公室秘书的工作,适合细致耐心的人。选择职业时,应充分考虑自己的性格特点,才能扬长避短,取得成功。

四、 注意特长与职业的匹配。

做自己擅长的事,我们会如鱼得水,并越干越欢,如果,做自己不擅长的事,就要勤学勤练,多方补足。

五、 关注职业的发展。

有些行业可能目前待遇不太高,但后劲很足,发展空间巨大。如很多刚毕业的大学毕业生加盟百度,当时,待遇也不是很高,但由于他们都拥有期权,股票上市后,许多人在短短的几年间成为百万富翁,甚至是千万富翁。

我一直非常喜欢看董倩的《央视论坛》,甚至每天要一直等到晚上11:00多,乐此不疲。每周五天、每天30分钟的节目,工作量太大了,而她,居然可以承受。有时候,会看到她的嘴上起泡了,有时候状态不太好,就觉得,一个女子把这样大的栏目撑下来,每一期都要做得有深度,有趣味,真的太不容易了。

就在我开始安排采访的时候,她突然从《央视论坛》消失了。从一位同行那里得知,她正在家中待产。本来以为无缘采访了,可是,才8月初,她又回来了。于是,立即与她联系。

她刚刚生了儿子两个月,身材几乎一点没变,还是那么纤秀。她说,其实,我休息一个月就可以上班了。就在怀孕八个月的时候,她还在上班,同事们跟她开玩笑:“你快点休息吧,不然,出了问题人家还以为是我们不让你休息呢。”

 ------巴丹采访手记

相关链接:




2010-06-18 17:07:20 网友
[2楼]:
现在这个节目还在播吗?在哪?怎么找不到 
2009-11-21 19:52:50 网友
[1楼]:
央视最受诟病的是“喉舌”。但《央视论坛》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央视独立的媒体声音。它的发言者是一支相对稳定、被称为“本台评论员”和“特约评论员”的队伍。他们的职业准则不再是“用事实说话”,或者“把观点隐藏于事实中”,而是直接表达观点,公开表明倾向,他们的立场便是媒体的立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何珽律师、何震达律师在线 咨询电话:13957586839 | 技术支持:何珽 | 浙ICP备2021008149号 |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5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