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岸/国际 > 正文

用新思维来处理 两岸和平与发展


594 人阅读  日期:2008-07-25 13:16:47  作者/来源:邵宗海


7月初,国台办海研中心主办“2008年两岸关系研讨会”,主题就是“和平发展”,两岸学者、政治人物以及企业经理人近二百位聚集一堂。虽然对“主题”的发言不尽同意,但对于两岸需要和平与发展并重的观点,是在研讨会上获致了较大的共识。

但是,如何推动两岸关系走向和平与发展,需要两岸当局与人民有新思维来勾画一个远景与过程。目前,两岸有许多学者提出一些概念甚至具体方案。作者添为其中一员,也希望提供下列建议。

首先,如果两岸追求和平为目标,那么推动的过程里,可以设计出几个发展模式:

一是先经济后政治。应在争议较少的经贸与文化层面多合作,尽可能避免切入与政治相关的议题,这至少可保障两岸关系的平稳发展。另一方面,两岸在政治定位以及“一个中国”原则未形成共识之前,应不宜过早进入政治谈判或建立政治关系。

二、如果有些政治议题不可避免,譬如给予台湾适度的国际空间,特别是参与世界卫生大会的问题,两岸不妨采取“模糊定位”的模式:对外一致同意中国的主权并没有因而分割;对内,两边同意这只是个针对个案的权宜模式,不适用于只有主权国家才能加入的国际组织。

三、双方在谈判时应优先选择有可能达成共识的议题,搁置有争议的话题,唯有如此才较易建立互信基础。此外,双方最好增进各种交流项目,签订多项合作协议,唯有如此更可建立感情基础。只有在互信与感情的基础上,和平远景才能呈现。

其次,两岸必须增添“和平”的特色。两岸必须平等协商,力保双方都不被矮化;正式宣示“终止敌对状态”,此后再择日针对这个议题进行协商;两岸应一致同意“九二共识”的框架可适用到政治议题上。在适当场合上,双方领导人再宣示,在不伤及中国主权完整的前提下,两岸在国际间应相互扶持而不相互排斥。

其实,上述建议已部分见于两岸领导人的重要谈话中。两边的学术界在过去二十年的交流里,也早触及了前述话题与看法,并已形成共识。因此,这篇建议也不过只是汇总了许多关心两岸和平与发展的朋友们曾经发表的观点。

·作者为澳门理工学院客座教授兼院长顾问、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大陆所教授


<<上一篇文章:杨尚昆披露庐山会议毛泽东批彭德怀真相
>>下一篇文章:贺卫方谈新闻自由!!!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何珽律师、何震达律师在线 咨询电话:13957586839 | 技术支持:何珽 | 浙ICP备2021008149号 |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5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