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谈法论道 > 正文

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可以休矣


1474 人阅读  日期:2008-09-10 17:00:27  作者/来源:新加坡佛学院 纪赟


今天很多海内外媒体都报道了一则新闻,即中国国家体育局的领导表示“体育要坚持举国体制”。民间舆论对此基本都表示失望,我也深有同感。但是转念一想,如果国家改变了这样一种重视竞技体育,轻视全民健身,并取消举国体制的政策。那么首先利益受到危胁的就是各级体育部门的官僚们。所以,对于体育局的这种态度,民众大可不必感到意外。无论是在官场上我们看到为了保住“举国体制”可以抬出无数神圣而堂皇的理由,在背后,我都可以看到了巨大的现实利益和权力纠葛。

当然,我们都不否认,举国体制在某些领域与场合确实发挥了一些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尚处在落后情况下的发展中国家。又由于长期积贫积弱的原因,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刺激来振奋国民的精神。而且在过去,好的运动成绩确实也起到了促进全民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民族凝聚力的作用。这也是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几个乒乓球世界冠军和举重的打破世界纪录引来举国若狂的原因。然而即使拿了两个小球的世界第一,也依然改变不了国家贫穷落后的现状。精神上的虚幻满足并不能填饱我们的肚皮。而真正能让中国发生变化的还是要靠八十年代的改革与开放。

中国这么多年以来,确曾蒙受举国体制之赐。然而我们必须看到什么才是体育真正的精神所在,各级体育部门又应该从事什么样的体育推广活动才与普通民众的健康最为相关。现在,中国已经在北京奥运会上拿到了金牌总数的第一,对金牌渴望的火焰却还是越烧越旺。难道我们真要把奥运会上所有项目的金牌全部垄断才能满足自己那脆弱的虚荣心吗?更何况,我们还看到了太多的金钱都毫无意义地投入到了象中国国家足球队这样一些只有娱乐价值,并只能给国人带来耻辱的运动。

当在某种运动会上,国家少拿了几块金牌,体育局的领导就会觉得是一种失职。而当各地社区的运动场所严重缺乏,从而导致广大人群身体素质严重下降时,却没有对体育部门领导的问责。到底是金牌重要还是人的生命重要?二者孰重孰轻一目了然,然而当这个问题牵涉到利益时,就变得异常难以回答了。

再者,我们都可以看到了这种由基层各种体育运动学校,再经过层层选拔优秀运动队从事专业体育活动的训练网,是建立在大多数孩子丧失普通教育的基础上的。稍有点常识的中国人都知道为什么中国的运动员普遍教育素质低下,这就是因为他们基本都是从小进入那种专门的体育学校而不是普通学校接受教育。而这种体育学校之中,文化课都是走走过场而已。再加上自幼开始的封闭环境,有时还要面对残酷的训练条件,不但非常容易造成永远的运动伤害,也会扭曲人的正常心灵。而且,绝大多数运动的运动年龄都不会超过三十岁。所以几乎任何职业的运动员都会面临一生中漫长岁月的职业选择问题。然而,除了一小部分可以打破纪录并取得世界比赛优秀成绩的选手可以获得较好的出路以外,绝大多数运动员都会在短暂的运动生命结束之后,在二三十岁的青壮年就发现自己在社会上几乎无法生存。很多大陆的居民都知道,体校出来的孩子除了做门童和保安有点优势以外,非常缺乏职业的竞争能力。如果我们现在看到了一位体育运动员无比风光地站在领奖台上,那么我们还没有看到在这个人的脚下还踏着成千上万的普通运动员。他们中很多人,都会为年少时将青春全部投入到体育运动之中而后悔终生。以前不是有报道湖南一位举重的世界冠军最后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只能沦落到澡堂中替人搓澡吗?我只想问问高高站在台上的官僚,当你们收获奥运果实之时,可曾想到过那些也为之做过贡献的却因各种原因没有获得半点回报的普通运动员呢?

中国目前还并不富裕,即使这位领导出来辟谣每一块奥运金牌后面没有多达七十亿的投入。我们还是知道这些金牌并不是免费的午餐,尤其是在国家对体育的投入有限的情况下。故而竞技体育的投入必然会挤占群众体育设施的投入,所以如果不嫌极端的话,我们甚至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金牌少拿一点反而对普通民众的健康更加有利。

对此一问题,我们还可以看看新加坡的做法。在这次北京奥运会,新加坡只获得了一块乒乓球的银牌。但是我认为并不是新加坡应该向中国学习,而是中国的体育官员应该向新加坡看齐。他们应该到这里看看每一个住宅区都完全配套到位的体育场馆与随处可见的户外运动设施,这甚至包括在中国被有钱人完全垄断的高尔夫球。我所居住的地方,走不了几步路就有一个设在路边的高尔夫球练习场。每天都可以看到普通居民在这里消闲,其中不少都是散步或者搭公车而来。而更加大众化一点的运动更是不在话下,你绝对不会碰到中国那种为了踢一场足球要跑断两条腿的事情。而且这里全都是真正的草坪,或者是那种电影里才见过的笼式足球,而不是一群孩子在土地上踢尘土飞扬。二者相较之下,谁更代表民众的利益,相信大家不难得出结论。

毛泽东先生很早以前就曾经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在我小的时候,这条标语在大陆随处可见。而到了今天,这条标语却被严重异化了。变成了另外一种残酷的现实,即普通民众健身的设施日益减少,随之而来的是大众健康的日益恶化。所以,在奥运会拿到了金牌第一以后,中国的体育真的已经到了应该顺应民意,抛弃“举国体制”的时候了。


<<上一篇文章:法院审判工作也要讲政治?
>>下一篇文章:中国已被美国资本市场深度套牢 全身而退机会为零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何珽律师、何震达律师在线 咨询电话:13957586839 | 技术支持:何珽 | 浙ICP备2021008149号 |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5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