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评论 > 正文

中国媒体以何为大、以何为强?


1152 人阅读  日期:2009-07-11 05:46:53  作者/来源:杜平 《联合早报》评论员


从南至北在中国旅行,接触的多是新闻界同行,一边享受着他们对我供职的《联合早报》的兴趣,一边感受着中国媒体人的理想、追求和执着,当然还有牢骚、苦闷和彷徨。如同整个社会,中国传媒业也在转型,目标宏大而清晰,令人为之兴奋;但其过程似乎充满不确定性,让人对其前景抱持疑虑。

至少从年初以来,北京的中央级媒体和省市地方媒体就开始了新一轮改革潮,各显神通地出台了改革方案和措施,微观上推陈出新,宏观上求大求强。这既是要应对西方媒体的言论渗透和竞争,也是要应对国内网络媒体咄咄逼人的蚕食攻势。但在此全局性目标下,所有媒体首先关注的还是自我生存或扩张,因而彼此之间又形成了直接竞争的态势。这种气氛给从业者带来的压力,可以从言谈中轻易感受到。

政治需求和市场利益兼顾

以电视为例,中国普通住家可收看全国各省市的数十个卫星电视频道,每个频道都在煞费苦心地争夺眼球,但基本套路却是简单地重复,大多以娱乐节目为主打。这种趋同的思维模式,使节目的形式和内容不能自我超越,更不能超越对手,所以真正凭借智慧创新而出奇制胜者难得一见。

不过,此次在深圳卫视参观,却发现一个亮点。该台新闻中心独辟蹊径,开设了以港台新闻和评论为主轴的大板块时事节目,在各地观众中引起了兴趣和关注。在新闻媒体出现娱乐化趋势的环境里,一个资源有限的地方性电视台,敢于在高端的时事课题上创立品牌,这是令人刮目相看之处。

至于中央级媒体,改革的动作就更大。从近期开始,中央电视台对现有频道的节目进行逐步改版,核心指导原则是增加信息量、实行新闻报道的滚动式播出、加强新闻评论的分量和力度。据说这一改革方向获得了政府高层的首肯或授意,可见这轮改革并非仅仅是媒体本身的利益需求所驱使,同时也代表了执政党高层的政治需求和意愿。

新华社的改革动作更是不同凡响,其战略是无所不做,大小通吃,商业利益和政治利益两头兼顾。今年上半年,新华社的电视新闻网得到实质性扩充,并开通了英语新闻电视,已开始免费向CNN和BBC提供新闻。至于手机电视、楼宇电视、公交车电视等,个个都不放过。

我还听新华社朋友说,该社最近竟然放下新闻界龙头老大的身段,与青少年喜欢光顾的“开心网”进行电视新闻合作。而与此同时,为了提升自己作为世界主要新闻机构的地位,新华社将于今年10月主办首届“世界媒体峰会”,遍邀全球主要媒体的高级管理者参与。其雄心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言论尺度稍有放松

我在北京休假期间,正好碰上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实现扩版。面对都市报和其他非主流报纸后来居上的压力,党报扩版的举动显然表明它不想坐以待毙,起码必须维持一个像样的生存空间。但该报的先天不足,就是自我定位和喉舌功能,其艰难的市场处境似乎早已注定。

而相比之下,党报属下的《环球时报》锋头仍健,凭借遍及全国的庞大发行网络,该报发行量在全国众多小报中依然名列前茅,在很多读者心目中甚至俨然已成大报。不久前,《环球时报》英文版创刊,与英文《中国日报》形成对垒之势。但是,在舆论管制的约束下,这份新报章的影响力和前途,恐怕不大可能超越其他报纸所面对的现状。

不可忍否认的是,中国主流媒体的舆论环境比过去宽松了一些。就我本人的直接观察,调查性新闻和对民间事件的评论,在电台、电视台和报纸上都比较深入,某些阴暗、邪恶和丑陋的现象,也是经这些主流媒体“掏粪”曝光的。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长时段新闻综合节目“中国之声”,时而会有不同凡响的“特别报道”出现,从而把失去的部分听众又拉了回来。前不久,在全中国引起广泛回响的“你是为党说话,还是为人民说话”的事件,就是这个节目所披露。

至于其他敏感话题,尺度也稍有放松。本人曾临时应邀参加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英语时事评论节目,两名主持人分别来自英国和美国,所谈话题是敏感的中国人权问题。这种讨论形式和涉及的内容,在过去都是不可想象的。

改革思维自相矛盾

然而,从战略上看,中国媒体至今为止的改革思路并不宽广,因为只注重外在形式,而忽视了内涵的充实。虽然新闻管制出现小幅度放松确是事实,但在根本上,新闻舆论的最高管理者还不愿意承认和面对更为关键的事实,那就是,过时、过细、过严、过死的管理手段,是阻止中国媒体“做大做强”的最大障碍。官方媒体之所以不能向世界发出有说服力的声音,甚至还在失去本国民众的信任,原因就在于自己人掐住了自己人的喉咙,使其有话说不出,说出来也没有力量,久而久之就不会说话。

中国新闻界人才济济并不奇怪,可惜的是,一代接一代的人才往往在蹉跎中浪费。此次从南到北旅行,所见所识虽然不够广泛,但却有幸地遇到了几位相当有头脑的媒体人,他们的思想、视野和价值判断,与进步的主流世界完全同步,我之欣喜和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可是,受制于严格的舆论限制,他们都只能人格分裂地做着该做的事情,偶尔也会冲撞一下底线,但代价承担不起。

中国这一轮媒体改革看上去雄心勃勃,誓言要在世界上抢占话语权,但改革的思维却是自相矛盾。一方面要使媒体露出健壮的肌肉和体魄,另一方面却不允许它们有足够宽松的施展空间,更不让它们有自己做主的灵魂和胆量。可以预料的是,这轮改革会使某些主流媒体占据更多的资源和市场,但其核心舆论功能不见得会发生飞跃,相反却有可能变得外强中干、大而不当、强而乏力。

没有权利去尽职尽责

就比如,此次乌鲁木齐爆发动乱之后,新华社的反应相当迅速,发布的英文电讯立即被西方媒体广泛引用,确实抢先占据了话语权。但是,从很多迹象看,政治操作的痕迹还是明显,使其话语权缺乏持续性。

例如,在向国外播发英文电讯相当一段时间后,新华社才向国内播发中文电讯。这是一种过时的做法,给人的感觉是先向外国人负责,本国人民的知情权受到歧视和漠视。再例如,当外国媒体直接进入乌鲁木齐之后,中国主流媒体的报道就立即逊色,信息量、信息更新以及报道形式,都有些缩头缩尾、束手束脚。

实际上,中国媒体要做好这些,根本无需等到“做大做强”。相比于很多国家的媒体,中国主流媒体已经够大够强。但为什么拥有无数精兵强将的大媒体,却竞争不过那些微不足道的“小报”和“小记者”?根本原因在于它们没有权利去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在北京中关村一家餐馆,我和大学时代的室友谈及此种情形。一年前,他从某著名西方媒体辞职,当了“海归”一族,重新感受起故国特有的舆论环境,感触想必深切。他从裤兜里掏出手机,津津有味地给我读了几条“带色”的段子,听上去充满睿智和哲理,洞察力和语言魅力更是一流。最后他告诫我说:“别看不起,这才是中国人的智慧,报纸上是看不到的。”

相关链接: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何珽律师、何震达律师在线 咨询电话:13957586839 | 技术支持:何珽 | 浙ICP备2021008149号 |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5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