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历史 > 正文

毛泽东五选接班人爲何定华国锋


1858 人阅读  日期:2009-03-22 17:46:44  作者/来源:摘自《邓小平改变中国》


面临第五次选择接班人时毛泽东已经步入风烛残年,他第五次指定接班人时已经十分匆促。

毛泽东1976年4月7日提议华国锋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明确华国锋的接班人地位,5个月后他就病逝了。

纵观毛泽东五次指定接班人的过程,可以看出:前两次很从容,是经过长期考虑、观察的;自从1971年「林彪事件」之后到1976年毛泽东去世,这5年间毛泽东三易接班人,一次比一次仓促。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3月6日,马林科夫按照斯大林生前的安排接班,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才半个月──1953年3月20日,马林科夫就辞去了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赫鲁晓夫成了苏共中央书记处的实际领导人。

毛泽东认爲,由于马林科夫的资历太浅,所以在斯大林去世后就让赫鲁晓夫夺取了大权。

毛泽东从斯大林那里吸取教训。他发动「文革」的目的,便在于防止出现赫鲁晓夫式的人物,他把自己指定的接班人刘少奇作爲「中国的赫鲁晓夫」打倒了。然而,林彪的反叛,使毛泽东乱了方寸。在林彪之后,毛泽东频繁地更替接班人,实际上在步斯大林的后尘。

毛泽东在1976年4月7日指定华国锋爲接班人时,提议华国锋担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

毛泽东在1956年中共八大时,只是提议刘少奇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幷不加「第一」两字。在前面已经引述过毛泽东跟熊向辉的谈话,毛泽东如此说:「我们的副主席有五个,排头的是谁呀?刘少奇。我们不叫第一副主席,他实际上就是第一副主席,主持一綫工作。」这是因爲自从中共七大以来,刘少奇就已经是毛泽东的接班人。所以尽管中共八届一中全会选出的中共中央副主席有四位,但是刘少奇在四位之中的第一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也就大可不必加上第一两字。

在中共九大,林彪成爲唯一的副主席,也就不必加「第一」了。

在毛泽东提议华国锋爲中共中央副主席时,身爲中共中央副主席的还有王洪文和叶剑英。王洪文早于华国锋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叶剑英的资历之深非华国锋所能相比。所以毛泽东必须给华国锋加上「第一」,才使华国锋的接班人身份变得十分明确。

1976年华国锋被毛泽东指定爲接班人时55岁,而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毛泽东56岁。

毛泽东对于华国锋,确实「你办事,我放心」。毛泽东期望1976年的华国锋成爲1949年的他,能够按照他的路綫把他的未竟之业继续向前推进。

不过,毛泽东也深知,中国共産党是世界第一大党,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作爲中国共産党的领袖,作爲中国的领袖,必须具备极高的声望。华国锋虽然爲人忠厚,但是作爲领袖资历尚浅,不孚衆望。

正因爲这样,在毛泽东病重之际,在确定了华国锋爲接班人之后,自知余日不多,在1976年4月曾作过这样的「最高指示」:「要造这个舆论,要宣传华国锋同志,要使全国人民逐步认识华国锋同志。」

毛泽东说这段话,正反映了他选择华国锋爲接班人时,显得局促,以至要「全国人民逐步认识」这位接班人。毛泽东希图通过「宣传华国锋」以提高华国锋的声望。

1976年6月15日,病重的毛泽东召见华国锋、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以及王海容,说了一番类似「临终嘱咐」的话:

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八十多了,人老总想后事,中国有句古话叫盖棺定论,我虽未盖棺也快了,总可以定论吧!我一生干了两件事,一是与蒋介石斗了那麽几十年,把他赶到那麽几个海岛上去了,抗战八年,把日本人请回老家去了。对这些事持异议的人不多,只有那麽几个人,在我耳边叽叽喳喳,无非是让我及早收回那几个海岛罢了。另一件事你们都知道,就是发动「文化大革命」。这事拥护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这两件事没有完,这笔遗産得交给下一代,怎麽交?和平交不成就动荡中交,搞不好就得血雨腥风了,你们怎麽办,只有天知道。

毛泽东最后几句话说得那麽悲凉,说到了「动荡」,说到了「血雨腥风」,说到了「天知道」,就因爲毛泽东知道在他死后,华国锋未必压得住阵脚。毛泽东早就说过,他死后,江青会闹事。他也明白,华国锋未必斗得过江青。所以,他把华国锋和被他称之爲「四人帮」的四个人一起召来,说了那番话。

相关链接: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何珽律师、何震达律师在线 咨询电话:13957586839 | 技术支持:何珽 | 浙ICP备2021008149号 |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5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