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历史 > 正文

反思“文革”并不是纠缠历史的旧账不放


2156 人阅读  日期:2011-03-08 18:44:53  作者/来源:绿 雄


这些天反复读《中国青年报》(2010年11月10日第9版)刊登的一篇文章《红卫兵忏悔记》,心情颇不平静。

文章提到湖北省十堰市市民申小珂,系一个“当年的红卫兵”,“文革”初期时,19岁的他曾是北京外国语学校高二学生,当年在教室里曾训斥了该校党总支书记程璧。不料,此举竟然差不多困扰了他整整20年岁月,直至今年4月20日,他写了一封道歉信,托人带给了87岁的老校长程璧。老校长非常吃惊,很快通过电话告诉她昔日的学生,“信已经收到了,我很高兴”。

对那场十年动乱的噩梦,我相信50岁以上的人才会有稍为清晰的记忆。毕竟,1966年至1976年间“文革”闹剧迄今已过去了整整34年,比“一个时代”的时间还长一点。遗憾的是,现在“80后”或“90后”的年轻人似乎没有多少人了解乃至没有听说过建国后还曾发生过这一荒诞不经的历史事件。虽然现在有些人也开始储存、整理和研究“文革”的一些资料的工作,但却仅仅局限于当年发动“文革”涉及高层的一些情况,而对这场波及全国的十年动乱给中国寻常普通百姓带来的严重后果,却没有进行一番专门的“料理”,以致今天都没有形成一部以百姓为研究对象的“文革学”。

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著名作家、民俗学者冯继才为反思“文革”结束十周年,写出了一部《一百个人的十年》的纪实报告,多少弥补了上述缺憾。冯先生在书中说,“我有意记录普通人的经历,因为只有底层小百姓的真实才是生活本质的真实”。在他看来,无情的岁月表明,“文革”已是一个历史概念。但灾难性的历史从来就有两个含义,即死去的历史和活着的历史。死去的历史徒具残骸而不能复生,活着的历史则遗害犹存。活着的历史属于现实,死去的历史才是一种永远的终结。但终结的方式,不是遮掩,不是忘却,不是佯装不知;而是冷静的反省与清明的思辨。为此他在《一百个人的十年》出版之际,称还要特意留出数页篇幅,以寻求一位忏悔者的自白。

现在,我们终于等到申小珂这样“当年的红卫兵”人出面忏悔了,对此报道称“内心一直很痛苦”的人还不止他一个,其中有的人“忍不住在电话里嚎啕大哭”。如此一来,或许就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著名作家巴金生前曾一再倡议建立一座“文革”博物馆的目的:“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让子子孙孙、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痛的教训。尤其是”让大家看看它的全部过程,想想个人在十年间的所作所为,脱下面具,掏出良心,弄清自己的本来面目,偿还过去的大小欠债。没有私心才不怕受骗上当,敢说真话就不会轻信谎言。只有牢牢记住“文革”的人才能制止历史的重演,阻止“文革”的再来“。

只是我们对“文革”这场灾难的反思还做得不够,像申小珂这样有勇气能对当年“文革”期间的个人行为进行反思与忏悔的人还不多。记得南非图图大主教曾说过,他理解中国人出于传统文化中保守面子的需要,对道歉可能感到为难。中国如果能够妥善处理往昔的痛苦,就会成为一个更加伟大的国家。没有宽恕,真的就没有未来。我在这里则要说明,图图这位享誉世界的大主教还有一个重要思想,即只有还原历史的真相,才能达到和解与宽恕。

但不管怎样,我们欣喜地发现,毕竟是有人开始对“文革”期间的行为进行忏悔了,可谓“纯洁的人生从忏悔开始,丑恶的人生自负疚结束”(冯继才语)。事实上,自“文革”结束至今34年间,中国在经历了头几年的徘徊状态外,30多年间的改革开放大潮已经席卷神州大地,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这当然取决于邓小平等共产党人的高层决策,但也与老百姓的真诚拥护密切相关。正是人民群众已经深刻认识到“文革”动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危机,才会出现人心思定、人心求富以及民富国强的共识,从而为改革开放和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雄厚的群众基础。可以说,没有人民群众的真诚理解与拥护,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与民主政治的进程就不能向前推进。

从这个意义上说,反思“文革”这一痛定思痛之举,就是调动推进改革开放和民主政治的动力资源,就是为认识过去、把握今天和着眼未来提供了充分的史料准备。

值得警惕的是,现在对“文革”仍有两种态度和倾向很是流行,一种是持反对或漠然态度,认为反思“文革”是有意揭开那一段不光彩的党史伤疤,不符合“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主流,甚至是借此反对与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另一种是以留恋或欣赏的目光看待“文革”中打击与迫害领导干部的野蛮做法,认为这是目前保证反贪污腐败取得成效的借鉴之举,甚至竟然认同“群众斗争、群众专政”的那一套做法。

应该指出,在一些人身上出现的这两种错误的思想倾向,是不奇怪的,这是同我们这些年来仍然没有深刻地反思“文革”或者说没有彻底地清算“文革”留给我们的历史旧帐具有一定的关系。再进一步说,由于我们没有深入并鲜明地向“80后”、“90后”等年轻人阐述那段不堪回首的十年动乱历史成因及其教训,造成许多年轻人对“文革”产生迷惘,或者缺乏基本的历史是非判断与识别。

不错,“文革”是毛泽东同志亲自发动和领导的一场非正常的自下而上的“群众运动”,但却给我们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损失。当时毛泽东同志错误地认定我们党和国家内存在着一条走修正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并由此做出“炮打资产阶级司令部”的错误决策。其实,这场所谓的“群众运动”根本没有什么群众基础,完全是脱离人民群众和违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钦定”之举。对此,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党中央在专门的历史决议中已经明确表态,即“‘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既然“文革”是一场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理所当然地被彻底地否定。

党的这个历史决议还明确提出,根据“文革”的教训和党的现状,必须把我们党建设成为具有健全的民主集中制的党。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在“文革”那个特定的时期,我们党没有按照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来制止这场内乱。因此现在我们不能做出“文革”只是毛主席错误发动但我们党并没有过错的这种自相矛盾的结论。

应该承认,建国后尤其是上个世纪50年代我们党开展反右派斗争以及在经济层面上批判“反冒进”之后,党内的民主集中制传统和作风已受到严重损害,特别是“家长制”作风盛行。作为一个大国党的领袖毛泽东同志已经听不进党内外任何不同意见,对党章所规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早已弃置一边,甚至公开赞扬所谓“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可以想像,在那样一种特定的情势下,我们党不可能具备一套阻止与减少“文革”的纠偏机制,因而党的威信在“文革”时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这一点我们无须忌讳。

“文革”结束后,我们党通过拨乱反正,全面否定了“文革”,重新树立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并及时实施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改革开放路程。事实证明,我们党既没有隐讳曾有过的十年“内乱”历史,也没有因此背上历史包袱而停滞不前。相反,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老一代领导集体正确判断了国内外的形势,及时作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结论,由此开始了义无反顾的改革开放和民主政治进程。正如邓小平所言“不改革不行,不开放不行。过去二十多年的封闭状况必须改变。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大家意见都是一致的,这一点要归‘功’于十年‘文化大革命’,这个灾难的教训太深刻了。”

就这一点说,世界上没有几个政党能够拥有我们党这一虚怀若谷的胸怀,也没有我们党如此坚定探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我们党终究是伟大的、实事求是的,做出了彻底否定“文革”这一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英明决断,从而赢得了民心向背的主动权。

然而,现在依然有一种理论或思想倾向,声称反思“文革”就是反对和否定党的领导。显然,这样的理论或思想倾向是站不住脚的,起码是犯了一个企图割断党的历史的常识性错误。一个政党尤其是执政党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什么圣人的创造物,因而它不会永远没有过错,只是需要时刻对自己的历史进行严肃认真的反思,从而保证制定党的决策的正确性和及时修正自己的既定决策,这样做才能有利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才是一个政党不断走向进步和成熟的显著标志。

另一方面,我们党吸取了十年“文革”的惨痛经验与教训,开始着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特别是针对“文革”中“无法无天”致使法制不健全甚至被悉数弃置一边的状况,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现在,我们已经初步做到了有法可依,今后只是要花大气力关注如何“有法必依”这一难题。我们完全可以说,厉行法治我们党和国家清算与反思“文革”后作出的最重要的拨乱反正之举,它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始。

我国宪法明确昭示: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特别是“文革”时期漠视法律、以“群众专政”代替专门机关进而大搞逼供信等非法活动的做法,从而恢复和发展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应有程序与内容,为进一步实施依法治国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治国方略创造了有利条件。

然而,中国毕竟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与习俗的国家,凡事总爱讲人伦关系,不太讲究制度的安排与监督,特别是对法治这一符合当今世界总的趋势的治理过程反应过于怠慢,即便制定了足够的法律但依然不按法律办事的事例比比皆是,甚至出现“以党代政”、“以权压法”和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怪事。正是由于一些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能依法办事,仍然习惯于以“人治”处理种种事端,就给广大公众造成了法律尊严不敌行政权力的负面印象,结果在遇到诸如贪污腐败盛行的社会现象时,一些人开始或依然寄希望于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与批示上。更有甚者,面对日益严重的党员干部腐败现象,一些人竟然留恋和欣赏“文革”时大搞“群众斗争、群众专政”的岁月,以为只有通过所谓的群众运动才可以有效地震慑贪污腐败等违法犯罪。

殊不知,我们一旦离开了法治轨道,任何所谓的“群众运动”都会步入不受法律监督和最终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泥潭。“文革”中不光是身居领导位置的一大批党政干部受到残酷迫害,就连众多的普通群众也不能幸免,尤其是当国家陷入了“大批判”和“武斗”混乱状态之后,社会的安定团结也就不复存在,最终受苦受难的依然是万千大众。因此,我们说,这样的令人怵目惊心的内乱局面万万不能重来!我们要讲求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对贪污腐败现象要依法大力惩治,还信于民,而对“文革”期间的那套不法做法坚决予以摒弃,绝不能让“文革”那一套假民主真邪恶的卑劣之举死灰复燃。为此,我们还必须具有足够的警惕性。

反思“文革”并不是要纠缠历史旧账不放,而是要从中得出深刻的经验与教训。反思“文革”必须深刻,切忌浅尝辄止,不但要深入地储存、整理和研究“文革”这一特殊的历史现象,而且要特别有意识地对年轻一代进行“文革”反思教育,让他们知道今天的改革开放、安定团结与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来之不易,从而愈发珍惜今天和把握明天。我们也相信,既然“文革”是共和国的一段沉重历史,谁都不能随意抹杀和强迫别人忘记这段不幸历史,而是要以此为借鉴,多做做有益于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这,才是我们反思“文革”的最终目的所在。

相关链接: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何珽律师、何震达律师在线 咨询电话:13957586839 | 技术支持:何珽 | 浙ICP备2021008149号 |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5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