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的生态与精神家园
2096 人阅读 日期:2008-12-14 10:12:00 作者/来源:新京报 蒋高明
最近,笔者接联合国大学和印度尼赫鲁大学邀请,前往印度出席为期一周的学术会议,有机会近距离观察我们身边的这个大国。尽管印度经济不似我国这样高速发展,给人的感觉总是慢腾腾的,但是,他们生态环境保护成效之大,对人文、教育、精神重视程度之高,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会议是在一个山地的度假村召开的。转了两次飞机后,乘车向山上进发。考察一个地区生态环境,首先看看有没有大树和本地树,这是本人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尽管印度乡村也引种了一些外来树种如桉树等,但不似我们这样泛滥,大部分地段树木以本地种为主。更重要的是,植物群落基本处于野生半野生状态。在保护好的地方,“风倒木”(因大风吹倒或自然死亡的大树)就地存放,没有人偷运下山。道路与农田之间有很宽的绿化隔离带,农田鲜有烧秸秆的。
那么,他们的秸秆哪里去了呢?原来是作为饲料喂了牛羊。印度人口为中国的80.7%,人均粮食产量为中国的3/4,但印度粮食从未依赖进口,而是通过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发展草食家畜,特别是养牛业满足了该国的“大粮食”需求。印度是全球牛存栏量第一的国度。印度教徒认为,牛既是繁殖后代的象征,又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本动物。印度养牛多为了提供牛奶、黄油及牛粪燃料,水牛奶为印度人所钟爱。这里的牛很幸福,它们也有一个“家庭”。每户农民养1头雄性,3至4头雌性牛,自然繁衍大都能“颐养天年”,倒地死亡后才卖去屠宰。在印度,除了秸秆用作饲料,一些树木的枝条和叶子也作为饲料,尤其那些常绿树木更是反刍动物越冬的理想饲料。当然那些树木是作为“饲料树”专门栽培的。
牛被印度教教徒视为“圣兽”,除了乡村街头,在城镇、甚至城市里,也可看到悠闲漫步的牛。除牛外,狗、猴子、孔雀等动物也很多。动物们不怕人,概因大部分印度人信仰宗教,动物与人相处久了,自然感觉不到危险。有一天,笔者在旅馆里“敲击”计算机,一只偌大的猴子,自己开阳台门钻了进来,吓人一跳。我去撵它,猴子极不情愿地离开了房间,因为房间里暖和。
在新德里,不见北京那样多的高楼大厦,但见许多大树形成的树林,一些低矮的建筑掩映在绿树之中。树木种类之多,树围之大,给人印象颇深。尼赫鲁大学有16平方公里的校园,整个大学就像一块“绿宝石”镶嵌在城市中,增加了城市的“绿肺”。校园内树木自生自灭,除了一些人工小路,大部分森林少人工痕迹。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小型野生动物自由出没。校园里能看见野生绿孔雀,这是印度自然生态良好的最好见证。印度没有全国统一高考,一般由各大学自行考试录取,学生凭高中毕业证和成绩单,前往心目中的大学应试,一旦录取就能上学。印度学生只要坚持到高中毕业,凡是有支付学费能力的都能上大学。印度发达的高等教育,为该国的经济腾飞储备了大量后备人才。
应站长邀请,我们参观了苏兰高山动物野外观察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学问做得很扎实,且很务实。我不是动物学家,但从每年出版的专著,采集的大量标本,完整的第一手记录资料看,就可知他们工作是很有基础的。来自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中国等国的同行,都曾在这里留下了学术交流记录。研究人员坐的发旧的椅子,令人怀念起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学家的办公场景来。他们没有SCI压力,甚至不知道什么是SCI,但其出色的工作业绩获得了国际同行尊重。这个有50年历史的喜马拉雅山南麓野外台站的研究人员,说起他们所在区域的动物来头头是道,顺手从图书资料库里搬来他们引以自豪的成果向来访者介绍。中国的科研人员太需要这样一个安静的研究环境了。
印度人性格温顺,与世无争,大街上少见有打架斗殴,甚至大声说话者,生活节奏总是慢悠悠的。尽管印度人阶层“泾渭分明”,但穷人与富人在新德里等大都市中相安无事。当年,年轻的律师甘地为争取国家自由,采取了极其温和的政策,坚持用绝食等非暴力手段迫使英国政府同意印度独立。圣雄甘地的“非暴力”哲学思想,推动了波澜壮阔的争取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印度和中国一样都是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大国,虽然两个国家的根本制度不同,但印度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就,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