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岸/国际 > 正文

中国与印度:比较和为什么比较


8185 人阅读  日期:2008-06-07 18:19:06  作者/来源:庞中英


中印的发展确实才刚刚开始。尽管当前两国的经济增长都很强劲,但是,还不能简单地说中印从此步入了平稳发展的大道。因为前面的道路还很长。

最近几年,伴随着中国和印度在国际上的崛起,关于中国与印度比较的报道、文章、书籍和会议是越来越多了。一个基本事实是,不仅国际上在比较印度和中国,而且印度人日益要和中国比较、中国人也开始对印度刮目相看。

这是两个崛起中的大国,幅员辽阔,文明悠久,又都具有人口众多、社会多样的特点。它们的一切,无论崛起还是沉沦,都不只是它们自己的事情,也是亚洲乃至世界的人类大叙事。

最热衷于中印比较的无疑是政界、商界和学界,它们对这两个亚洲大国的发展现状、发展模式和发展潜力兴致昂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教授(1998年)在他著名的《发展与自由》一书(1999年)中辟专章比较印度与中国。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副会长珀科维奇写道“印度与中国为邻,互为竞争对手,又都是全球大国,在它们之间进行比较是不可避免的。”美国一家著名的公司2003年发表了一份标新立异的报告,题目是《与BRIC共同梦想———通往2050年的路》。所谓BRIC,即巴西(Bras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四大国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组成的一个新词。该报告的预测令许多国际观察家大跌眼镜———未来50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稳坐世界经济头把交椅;印度则更神奇,人均收入将达到今天的35倍,经济规模远超日本。

经济学者们对中印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津津乐道。一些人指出,中国一直把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当作发展经济的一个快捷方式,成为世界接受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而印度的经济增长却主要靠内部投资拉动,其国内公司的竞争力很强。比较的结果,他们认为,利用外资并非达致经济繁荣的惟一方式。

当下,有关中印的比较多集中在经济方面,这当然不完全。对印度和中国进行比较还应涉及其他方面,比如法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宗教与民族关系、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对外关系。中印都是多民族(族群)国家,少数民族(族群)地区的发展与稳定事关重大;社会利益分层化、集团化,都存在着巨大的贫困人口;两国都需要集中精力解决国内问题,加快发展进程。因此,两个国家都需要一种民主的制度来保证社会稳定,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缺一不可。外交上,两国的发展与稳定都需要一个稳定和繁荣的亚洲。

在有关印度与中国比较的讨论中,两国关系无疑是一个重要话题。这种关系不仅涉及双边,而且连带许多“第三国”、亚洲和全球。由于印美关系连年升温,人们开始议论中印关系中的“美国因素”。很明显地,在美国、日本等地,一些国际战略人士竭力主张利用崛起中的印度来牵制中国的崛起。

中国和印度同为亚洲大国,其正面竞争甚或冲突几乎可等同为亚洲的自我毁灭。所幸的是,中印两国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中印关系上,任何“第三国”因素都不可能起主导作用。近几年,中国和印度都比较主动地、大幅度地改进双边关系,历史形成的分歧正在化解,互信而非猜疑、合作而非冲突加强了。这是亚洲两大国关系上的积极发展。

必须看到,中国和印度引人注目的发展主要是近20多年或者10多年的事情。美国资深亚洲报道记者范普拉格在其新书《更大的角逐:印度的命运以及与中国的竞赛》中指出,1947年独立的印度只有在以瓦杰帕伊为首的印度教民族主义者1998年掌权,并采取了更为开放的政策之后,经济发展才见起色。

中印的发展确实才刚刚开始。尽管当前两国的经济增长都很强劲,但是,还不能简单地说中印从此步入了平稳发展的大道。因为前面的道路还很长,当发展初期的愉快结束后,更大的挑战和更大的困难还在前头。

在未来的道路上,中国和印度还将面对无穷的内外制约因素。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保罗·肯尼迪最近指出:“如果巴基斯坦发生内乱,其影响超出国界,印度经济会如何呢?将拥有15亿人口的印度将如何防止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呢?对任何国家来说,要想在不发生大的混乱和后退的情况下实现急剧的发展和变化,都是非常困难的。”同理,若找不到推动经济发展升级和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亚洲地区又出现大混乱,中国现在的繁荣局面当然就难以持续。

国家之间的比较是观察国际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中国与印度的比较是一个值得长期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关链接: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何珽律师、何震达律师在线 咨询电话:13957586839 | 技术支持:何珽 | 浙ICP备2021008149号 |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5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