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历史 > 正文

毛泽东外孙女回忆:主席临终前念念不忘的女性


2442 人阅读  日期:2010-11-11 07:27:53  作者/来源:凤凰网历史


核心提示:孔东梅:他们是一种患难的,战争时期的这种爱情,所以是一种生与死的这种爱,不是我们今天和平时期,这种谈恋爱、这种浪漫的爱,所以他们这段感情呢,虽然最后不能够在一起,但是实际上是持续了终生的,直到他们生命的最后。

记得妈妈曾经跟我说过,就是外公临终的时候,曾经把她叫到床边,就是用手指画了这样一个形状,妈妈推想可能是,就是外婆的小名叫桂圆。我也曾经看过,外公写给外婆的信,一直到就是年纪大了以后,还用这个桂圆贤妹这样的称呼,那么外公也曾经送给过外婆,通过妈妈送给外婆一个他经常使用的一方手帕。

凤凰卫视2010年10月1日《鲁豫有约》节目播出“孔东梅:我的外公毛泽东”,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鲁豫:她叫孔东梅,如果你第一次见到她,你可能会觉得她的样子有点似曾相识,如果我告诉你她来自中国最知名的那个家族,你可能会恍然大悟,她是毛家的第三代,她是毛泽东的外孙女,让我们来走进孔东梅和她的家族的世界,来认识一下孔东梅。

孔东梅:家人外表或多或少像不同年龄的外公

解说:孔东梅,毛泽东的外孙女,也是毛家第三代里唯一的一个女孩。孔东梅的妈妈是毛泽东与贺子珍的女儿李敏,也是贺子珍为毛泽东所生的六个孩子中唯一留在身边的。

1959年,李敏和丈夫孔令华在父亲毛泽东的主持下举行了婚礼。1972年,孔东梅出生在上海,虽然孔东梅出生后没有机会亲眼见到自己的外公,但是所有人见到孔东梅的第一感觉都是真的太像毛泽东了。

陈鲁豫:欢迎孔东梅,欢迎东梅。

孔东梅:你好,鲁豫。

陈鲁豫:来,东梅坐。

孔东梅:好。

陈鲁豫:大家肯定想好好地看看东梅,肯定感觉和我第一次见她那种感觉是一样的,真的是很像,大家觉得像不像?

观众:像。

陈鲁豫:来,东梅你自己回头看看,你自己觉得像吗?

孔东梅:你这么一对比,我还真觉得很像。

陈鲁豫:最神奇的是这个,这个痣的地方。

孔东梅:我们家族基因还真是蛮强的,每个人的身上好像都或多或少的像不同时期的外公。

陈鲁豫:还有谁像?

孔东梅:像我妈妈,李讷阿姨啊。

陈鲁豫:你妈妈哪像毛泽东?

孔东梅:我妈妈有一点像那个晚年的外公的这个脸形、神情,有一些动作都很像。

孔东梅:每次经过天安门 心里沉甸甸的

陈鲁豫:孔东梅,爸爸姓孔,东就是毛泽东的东,梅是梅花的梅。这个名字是外祖父毛泽东帮她起的,为什么叫东梅?

孔东梅:我想毛泽东的东可能取了他名字当中的一个字,梅花又是他最喜爱的植物,所以呢,梅花代表那种战天斗地的这样一种品格和精神吧。出生以后,我妈妈就把我的照片拿给外公看,外公看了以后很高兴,就在纸上写了几个取名字的字,后来就选了东梅这两个字。

陈鲁豫:我看到她以后,突然想起来我们小时候,就是七十年代成长的小孩,有的时候两个小孩讲话,说那个你不许骗我,然后那人说我保证,我们会说我向毛主席保证,是吧。那你小时候跟同学说过吗?我向毛主席保证,我们都是这么说的。

孔东梅:我没说过,但同学经常跟我说,我说你不用跟毛主席保证,跟我保证就行了。

陈鲁豫:就是我突然想起,那还有比如说我们在北京的人,当然可能经常会经过天安门广场,比如从外地来的人到北京,第一件事会是去天安门广场,你路过那的时候,比如看到天安门城楼,那个毛泽东大的画像,你有什么跟我们不一样的感觉吗?

孔东梅:每次经过天安门的时候,心里都会有一种,有一点沉甸甸的感觉,感觉冥冥之中外公保佑着我们,心里觉得挺踏实的,这样的感觉。

陈鲁豫:那还有比如说从小到大,我们学语文会背毛泽东诗词,你学历史的话,背得很多的近现代史会离不开这个伟人的名字,那这时候你会,那种状态会跟我们又不一样吗?比如你背起来会比我们更容易?

孔东梅:那倒没有,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小学一年级的课本,我不知道鲁豫你那会儿是不是,第一页就是外公和华国锋在一起,坐在沙发上,下面写着,你办事,我放心。我们那个时候的小学课本一直是那样的,所以当时觉得,挺有趣的,似乎跟自己有什么关联,但似乎又没有什么关联,这样的感觉。

陈鲁豫:那种感觉好像我们开始能够明白一点,我们一般人都会觉得生长在那样一个大的家族里的后代,她的生活应该是跟我们不一样的,他们的生活应该会是什么样子?要请孔东梅来帮我们解答。

孔东梅:小时候生活在大院内 很少与小朋友玩

解说:六岁以前的整个童年,孔东梅都与外婆贺子珍一起,住在上海市徐汇区湖南路262号,这个高墙大院和里面大棵大棵的橘子树、桃树,还有经常默默抽烟的外婆,是孔东梅童年最深刻的记忆。但是对于高墙外的孩子来说,院子里的一切都是无比神秘的。人们关于孔东梅的第一个好奇,高墙里的世界究竟什么样,是不是真的应有尽有、富丽堂皇。

陈鲁豫:我想这一段生活,一定跟普通人家小孩是不一样的,一个很大的院子,围墙应该是高高的,我们想像应该门口是有解放军战士站岗的,你是不能够随便出来的,这是我们的想像,对吗?

孔东梅:没有解放军战士,但是有一道大灰门,这大灰门我进去以后就不太容易出来,因为外婆当时身体也不好,一直在住院、治疗这样,所以我基本上跟工作人员长大的,工作人员当然要出于负责任的角度考虑,那么就我放学以后基本上不让我出去。

陈鲁豫:那你干过最大胆的事是什么?小女孩你不可能爬墙,你有没有自己偷偷跑出去过?

孔东梅:好像有几次自己偷偷过马路买过冰棍。

陈鲁豫:仅此而已?

孔东梅:对对对。那个时候刚上小学嘛。

陈鲁豫:那你能带小朋友回家玩吗?

孔东梅:也不行,所个那个时候我最渴望的就是能跟小朋友玩,出去找他们玩,或者带他们到家里来玩,但是似乎都不行。

陈鲁豫:你的生活条件会比一般的小孩要好吗?

孔东梅:因为有很多工作人员照顾外婆,家里面有带我的保姆阿姨,那么有人、有厨师做饭,这样子。

陈鲁豫:那你意识到,你的家庭跟一般的小孩家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孔东梅:那个时候很奇怪的感觉,因为我也不能随便跟小朋友玩,有时候偶尔路过弄堂,看见弄堂里的小朋友在跳橡皮筋,我觉得很好玩啊,为什么我不能去呢?然后想像的可能他们的生活跟我确实有一点点不一样。

陈鲁豫:当时你知道毛泽东这个人是我的外祖父,这个人是做什么,他有什么不一样,有什么伟大的地方,你小孩能够理解吗?

孔东梅:当时不理解,家里人、工作人员也很少跟我讲这些。但是有时候我会突然在电视里看见我妈妈什么的那个,所以我觉得很奇怪,我妈妈为什么会上电视,当时会有些好奇的心理。

孔东梅:6岁从上海到北京感觉生活落差很大

解说:这是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拍摄的军队大院,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景山后街,这就是孔东梅六岁回北京以后,一直生活的地方。作为毛泽东的外孙女,孔东梅可以说是真正的出身于高干家庭,那么她回到北京,与父母在一起的生活,是否仍然像公主般无忧无虑呢?大家有关孔东梅的第二个好奇,高干子弟家的孩子是不是有很多的特权?

陈鲁豫:部队大院的生活也是跟外面不太一样的是不是?

孔东梅:嗯。从小在上海长大,外婆身边长大,又是工作人员这样呵护的,所以到北京之后感觉落差很大,因为我父母当时都是工薪阶层嘛,当时我父亲我记得,工作上的状况也不是非常好,因为那么主要是靠我母亲。当时我记得是五六十块钱的工资嘛,还要有个保姆来替我们料理家务、带我,生活是完全工薪阶层的,所以到了北京以后,没有那么多人照顾。

陈鲁豫:你要知道我也是挺小从上海到北京,刚来的时候觉得虽然小孩很小,适应力很强,但是总会有一些生活,那种习惯是不太一样的,就需要去适应的。

孔东梅:对对。

陈鲁豫:你印象中是哪些特别需要适应的?

孔东梅:那个从上海带来的那个棉鞋,我不知道大家熟不熟悉,就是完全是那个布纳的底,那时候上海的棉鞋没有这种塑料底或者胶皮这个底。

陈鲁豫:对。我们都是塑料底的。

孔东梅:因为是毛家人 所以更严格要求自己

孔东梅:北方的都是塑料底的嘛,但是上海的棉鞋就是一布底的,所以每次下了雪以后,就是那个踩着这个湿乎乎的棉鞋底,然后觉得特别不舒服,每天到了家以后,第一件事就先把这棉鞋放在暖气上烤一烤。

陈鲁豫:你跟你妈说换一个呀?

孔东梅:我妈说这挺好的,比那个什么塑胶底的要好,然后就是一直让上海亲戚给我寄这种棉鞋,所以那个始终我就穿着那样的棉鞋。

陈鲁豫:我发现你妈妈那一代,就毛家第二代人,他们可能会觉得因为我是毛泽东的谁谁谁,所以我得在生活中特别要注意怎么怎么样,以至于有些地方,其实可以对你再照顾一点,他们可能会觉得你应该再艰苦一点,他们会这样吗?

孔东梅:对对对。我父亲还是就是说严格要求,锻炼自己的孩子这样。

孔东梅:我记得我们创业的时候,七个老总,就一个秘书,就是我。

陈鲁豫:就是你啊?

孔东梅:对对对。

陈鲁豫:你做得稍微有一点不好的话别人会说你看,那谁谁谁的孩子会这样。

孔东梅:对对对,是,如果你做得好的话,别人说,挺好,应该的,就这样。

李敏:三年自然灾害我们家中日子也不好过

解说:孔东梅的妈妈李敏出生在1936年的陕北,当时的父母因为忙于工作无暇照料她,李敏从小就在延安保育院生活,四岁的时候,又被送到前苏联去陪伴母亲贺子珍,更是吃了不少苦头。但是从前苏联回国后不久,李敏就被毛泽东接到了身边,并且一住就是14年,那段日子可以说是李敏一生当中最快乐的时光。父亲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也从小就影响着她。

李敏:我的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我们那个超标,就是平常我们吃早饭是,就是稀饭、咸菜、馒头片,每天都是这样的早饭,后来印度尼西亚苏加诺送的咖啡,送的那个可能有一桶咖啡,大师傅就想给我们改善伙食,给我们煮牛奶,吃那咖啡、面包、黄油,以后我们就吃了。这个事我爸爸知道了,知道了以后,就伙食费比较高了以后,他就批评我们,不许我们这么吃,他说馒头也是中国的面包。

陈鲁豫:你没觉得爸爸太严了?喝点牛奶、吃点黄油都要批评我。

李敏:那时候我觉得还可以。

解说:虽然住在中南海,爸爸是毛泽东,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李敏家中的日子也和大家一样,不太好过。

李敏:以后爸爸那个肉票、油票都缺,然后管理员就找我们谈话,就让我们回家吃饭,这样的话我们肉票、粮票、油票,就可以集中了以后给我爸爸。

陈鲁豫:他的定量都不会比别的人更多?

李敏:就跟老百姓一样的。

解说:李敏就这样一点一滴的从父亲那里继承了很多优秀的品质,并且把它传给了自己的女儿孔东梅,而妈妈李敏对于孔东梅最大的影响,还是从小就鼓励她看一些欧美文学作品,受妈妈影响,东梅从小就对文学情有独钟。读大学时,她选择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美文学专业,但当她大学毕业走入社会开始工作的时候,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的生活一直像蚕蛹一样被茧包裹着。作为毛泽东的外孙女,孔东梅毕业后做的是一份怎样的工作呢?大家关于孔东梅的第三个好奇,事业之路是不是早已被安排的一帆风顺?

孔东梅:毕业后第一份工作参与创业非常辛苦

陈鲁豫:你当时大学毕业以后,你的第一份工作是做什么的?

孔东梅:大学毕业第一份工作在泰康人寿保险公司。

陈鲁豫:一上来就是很高的那个职位吧?

孔东梅:没有,很低,就是普通的办公室文员吧。

陈鲁豫:做什么?

孔东梅:就是行政工作,那个老总的这些所有的秘书类的工作吧,都丢给我。当时我记得我们创业的时候,七个老总就一个秘书,就是我。

陈鲁豫:就是你啊?

孔东梅:对对对,所以那个。

陈鲁豫:七个老总就一个秘书?

孔东梅:对对对。所以那个时候怎么说,基本上都是八九点钟下班每天,又是创业期,所以蛮艰苦的。每天就是文山会海啊,很多需要,老总们需要照顾的地方。

陈鲁豫:这时候你的家族背景对你不会有任何的帮助,因为在职场上其实你的背景只会引起别人的好奇,但其实不会对你有实质性的帮助?

孔东梅:反而别人,其实很多人也不知道,那么知道的人,实际上他会对你有期望更高,就是说。

陈鲁豫:对,你做得稍微有一点不好的话,别人会说你看,那谁谁谁的孩子会这样。

孔东梅:对对对,是。如果你做得好的话,别人说,挺好,应该的,就这样。

陈鲁豫:这点你就不如我们,我们要做得好的话,别人会说做得很好,要做得不好的话说,哎呀,年轻人可以谅解。

孔东梅:对对对。

陈鲁豫:你就没有这样的优势。

孔东梅:是是是。

陈鲁豫:当初去国外的时候,到了九十年代末期,到国外的时候,一般的留学生的生活条件还可以了,不需要太辛苦的打工,你也是这样吗?

孔东梅:对对对。没有去打工,基本上还是在学习的状态中,学习都是比较紧张,可能也没有时间去打工什么的。基本上好像两点,半夜两点之前没有睡过觉吧,一直都是在非常紧张的压力情况下学习,我记得到哪还,好像都要一路小跑的这样子。

陈鲁豫:你需要省吃俭用吗?

孔东梅:需要省一点,学生都是要省一点。

陈鲁豫:你当时跟家里面比如能够常打电话吗?电话是很贵的那时候。

孔东梅:对对对。我刚去的时候电话是很贵的,当时会经常给妈妈写写传真。当时我家还没有传真机,我就到亲戚家,我说借你家传真机用一下,然后,我经常给我妈妈一周或者一两周发一个传真。

陈鲁豫:在美国你的同学知道你的身份、你的家族背景吗?

孔东梅:没有,不知道,他们都是后来我写了书之后,从媒体上知道我的这个身份,所以很多人后来还给我写Email,打电话什么的,都觉得很好奇。

陈鲁豫:孔东梅有过留学的经历,她的外祖母贺子珍,包括她妈妈李敏都曾经在不同的时期,到国外去过,当然现在可能出国不算什么,但是在那个历史时候,在那个历史时刻,贺子珍啊,李敏啊,出国其实都多少改变了她们的生活,特别是贺子珍,因为她到了,当时去的是苏联,她离开中国去苏联的时候,就意味着她已经离开毛泽东的身边,改变了她之后的人生。

李敏:我是父亲母亲之间的通信员

解说:贺子珍,1928年与毛泽东结为夫妻,1937年前往前苏联治病和学习,没想到这一分别,就从此割断了两人做夫妻的缘分。

李敏:我妈妈到苏联去以后,我爸爸劝她不去,不走,我妈妈因为要看病,因为我妈妈身上有好多弹片,要做手术,后来离开了,我爸爸提到这时候感情还是比较深的,也承认自己50%的错误。

解说:贺子珍在前苏联的生活十月艰辛,先是出生不久的儿子夭折,接着收到毛泽东写来的一封分手信,信中他说今后我们就是同志了,贺子珍的情绪接连受到严重打击,还被误认为是精神病人。

孔东梅:我曾经读过外婆给外公写过的一封信,我非常的感动,那封信挺长的,主要是讲述在苏联的艰难,她就是说在苏联的时候过的日子比长征还要苦。

解说:1947年,贺子珍终于回国,此时的毛泽东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够与贺子珍见面,但是贺子珍的女儿李敏却和爸爸一起生活在中南海,她在爸爸和妈妈之间,做了一个小小的通信员。

陈鲁豫:他是非常关心你妈妈的情况的,关心你妈妈的身体健康?

李敏:对,他每次都要回去,从我妈妈那回来以后,他就要问生活情况、身体情况。

陈鲁豫:所以你那时候虽然很小,但是也能够感觉到自己在爸爸妈妈之间,好像一个小通信员一样?

李敏:对。

陈鲁豫:搭了一个桥?

李敏:嗯。

陈鲁豫:是吧?

李敏:我爸爸每次让我去带东西,那时候他又没多少钱,买的就是咸菜、豆腐、臭豆腐,我妈妈爱吃臭豆腐不是,我爸爸就买那个豆腐乳,那种臭豆腐,一罐一罐以后带到上海。

孔东梅:外公外婆之间是战争时期患难的爱情

解说:这对曾经的恩爱夫妻,如今却只能如这样分隔两地。但实事求是贺子珍回国后,毛泽东曾经给她写过一封信,这封信对于贺子珍来说,意义非常重大。

陈鲁豫:我是看到过一些,就是你的外祖母年轻时候,在延安时期的照片,感觉是一个,身材特别修长的一个女性,她有多高?

孔东梅:她应该有1米60这样子。

陈鲁豫:那个年代女性算是,就个子不是矮的了?

孔东梅:是。

陈鲁豫:传说她身材是特别好,长得也很漂亮?

孔东梅:对,就是人称永新一枝花嘛。

陈鲁豫:给你们看一条裙子,那个年代的人很少穿这么,这么花的裙子。这是她的外婆贺子珍,是在苏联时期穿的吗?

孔东梅:对。

陈鲁豫:这腰身很小。

孔东梅:只有鲁豫你能穿进去似的。

陈鲁豫:对,你外婆真的苗条,这条裙子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孔东梅:是是是。

陈鲁豫:真的很漂亮。

孔东梅:就在俄罗斯的时候,在苏联的时候穿的。

陈鲁豫:所以你外婆,当然你看到她的时候,她已经是老去的一个老人了,但年轻的时候是个漂亮的女性。你妈妈肯定给你讲过你外婆的故事,她当时回国之后,我们也提到了,给毛泽东写过信。

孔东梅:当时那个外婆和妈妈刚回国,在东北她就给主席写的封信,给我外公,其中也提到了希望能够跟外公见面。

陈鲁豫:她这时候希望能够跟你的外公再和好?

孔东梅:她没有提到和好的事情,只是说希望能够见一见这样子。

陈鲁豫:那你外公的回信,是隔了多久以后给她的?

孔东梅:隔了一段时间吧,他就希望她能够顾全大局,身体第一、工作第一、革命第一,这样子。

陈鲁豫:你看这就,所以有时候做伟人,甚至家人是一件你需要牺牲很多个人的情感,一切都是要以大局为重的。那这时候你,比如你现在作为一个成年女性,你再看你的外公和外婆这段爱情,你会怎么看?

孔东梅:外公毛泽东临终前念念不忘外婆“桂圆贤妹”

孔东梅:他们是一种患难的,战争时期的这种爱情,所以是一种生与死的这种爱,不是我们今天和平时期,这种谈恋爱、这种浪漫的爱,所以他们这段感情呢,虽然最后不能够在一起,但是实际上是持续了终生的,直到他们生命的最后。

记得妈妈曾经跟我说过,就是外公临终的时候,曾经把她叫到床边,就是用手指画了这样一个形状,妈妈推想可能是,就是外婆的小名叫桂圆。我也曾经看过,外公写给外婆的信,一直到就是年纪大了以后,还用这个桂圆贤妹这样的称呼,那么外公也曾经送给过外婆,通过妈妈送给外婆一个他经常使用的一方手帕。

孔东梅:外婆通过录音机听外公毛泽东讲话 激动的晕倒

陈鲁豫:我曾经后来看到过一些,写你外公外婆的一些书、一些文章,就讲到一段让我特别震撼,就后来你外婆在上海时期,有一次她听广播,就听到你外公的讲话,那是她可能很多年之后,就第一次听到毛泽东声音,她就整个人就像呆了一样,听了一晚上,把那个收音机听坏了为止。

孔东梅:是是,因为很久没有听到外公的声音,又是那样的一个日夜思念的人,所以突然一下子听到他的声音,觉得非常激动,就是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一直反复听、反复听、反复听。后来就是人都晕倒了,这样子。

孔东梅:庐山会面毛泽东后 外婆贺子珍兴奋的彻夜难眠

解说:毛泽东与贺子珍离婚后,两人在庐山还曾经有过一次会面,1959年与毛泽东分别了22后,贺子珍终于有机会在庐山上再次见到毛泽东。这次见面后,贺子珍兴奋得彻夜难眠。

孔东梅:那么出来以后呢,外婆就彻夜难眠,跟水静(当时江西省委书记杨尚奎的夫人),就睡在同一个宿舍里面,两个单人床,然后隔得很近,滔滔不绝地就讲,她怎么跟毛泽东在一起的,是怎么认识的,然后怎么参加革命,然后讲了很多、很多、很多。水静当时说都困得不行了,但还是要坚持听。

为什么呢?因为外公交代过,外婆当时出去的时候,拿走了三瓶安眠药,外公很不放心,就委托水静一定要把三瓶安眠药拿回来,最后没办法水静就说,说我们这个老杨,就是杨尚奎(当时江西省委书记),睡眠也不好,您这个药是进口的非常好,能不能给我呀。我外婆就是对人很热情,就非常慷慨,说拿去吧,就这样把三瓶药拿回来了。

解说:这次会面后,两人就再也没能见过了,直到1979年9月8日,毛泽东去世三周年的前一天,贺子珍才到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再次见到了自己曾经的丈夫,而此时的他们却已经是阴阳两隔。

贺子珍:我可不可以再一次结婚

陈鲁豫:我记得我几年前采访,刚才我们看到是孔东梅的妈妈李敏,那是我几年前,差不多2003年采访你妈妈,那时候我们讲到了一段,就是贺子珍从苏联回到国内的时候,她曾经跟李敏就跟你妈妈谈到过,我可不可以再一次结婚,当时你妈妈好像那个情绪是非常激烈,就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

孔东梅:因为妈妈当时还是个孩子,对她来讲外婆就是属于自己的,当时那外婆就听进去了,就没有再接受其他的感情,但是我内心当中感觉外婆之所以没有接受其他男性的这种感情,还是我觉得她的内心当中,不可能再有其他的男性超越毛泽东。

陈鲁豫:这真的是很难,如果你要以毛泽东把他作为标准的话,那真的很难。

孔东梅:所以我想像的这个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以她就是自己这样度过余生。

陈鲁豫:你说就从我们现代人角度来看,爱情其实爱一个普通的人是比较幸福的一件事情,你去爱一个伟大的人,一定要承受很多东西。

孔东梅:承受很多、付出很多,甚至于就是后代也都在承受着这些。

陈鲁豫:要知道贺子珍的晚年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是特别神秘的,因为晚年你基础上从它,从报纸上、广播里、电视上,可能看不到、听不到关于她的消息,唯一的有一次是1979年,可能很多上年纪的人记得,当时的《人民日报》登了一幅照片贺子珍,上面还有小时候的孔东梅,我们来看那幅照片。

孔东梅:当时我也给江总书记和曾庆红写了信,比如外婆为什么不能见到外公,为什么我们一直在上海生活。

陈鲁豫:任何一个人也需要大家帮助的,互相批评、自我批评,后面怎么说的,这太难了。

孔东梅:外婆性格刚强 妈妈性格温婉

解说:1979年6月11日《人民日报》刊出消息,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增补贺子珍等人为政协委员,同时配发这张照片。这位老人就是贺子珍,小女孩则是她的外孙女孔东梅。作为毛泽东的前妻,贺子珍消失40年后奇迹般地出现,当时引起的反响可想而知,而外界无从得知的是贺子珍消失的这些年里,过的是怎样的生活。

陈鲁豫:我们看到的就是这幅照片,当时在报纸上看到不是这样彩色的,这时候你多大。1979年,你应该已经七岁了,上小学了。

孔东梅:对。

陈鲁豫:当时拍照片那个场景,你还记得吗?

孔东梅:这幅照片是在外婆住院的华东医院的花园里拍的,当时我记得我们都穿上就是最干净、最整洁的衣服,外婆也就是精心地梳理了一下,我也戴上红领巾,觉得是一件特大的事,所以非常重要。

陈鲁豫:你后来在《人民日报》上,看到自己的照片了吗?

孔东梅:看到了。

陈鲁豫:对于小孩来说,自己照片上了报纸,那什么感觉,而且是《人民日报》。

孔东梅:挺新鲜的,觉得好像自己做了什么重大的事情。

陈鲁豫:我觉得毛家几代女性,你的外祖母那一代,你妈妈那一代都挺不容易的,你妈妈的性格当中,跟你外婆又不太一样。

孔东梅:外婆性格比较刚强吧,因为十七岁就是参加革命,妈妈就是性格当中多了很多女性的这种温婉。

陈鲁豫:当时我采访你妈妈,她也说过你的外祖父,后来到你,特别是你外婆去世以后,有一段时间她是几乎不太愿意出门,好像就把自己生活要封闭起来?

孔东梅:对对对。

李敏:父亲去世后 我走到哪就哭到哪

解说:从小跟父亲生活在一起的李敏,与父亲的感情十分深厚。父亲的离开对于李敏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这以后李敏的健康状况和心理状况都面临着危机。

陈鲁豫:从父亲去世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您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李敏:我那时候就老掉眼泪,老哭,不由自己就老哭。后来人家让我出去,我到福建,到上海看我母亲,把我母亲送到福建我舅舅那,以后这一路上就是老掉眼泪。

陈鲁豫:没有声音,就是默默的?

李敏:对。

陈鲁豫:掉眼泪,心里呢?

李敏:心里很难过。

陈鲁豫:难过是像一般的人,就是仅仅是一个女儿失去了父亲,还是有一些别的?

李敏:不是的。

陈鲁豫:那你的妈妈那时候还好吗?

李敏:我妈妈还好,妈妈埋怨我。

陈鲁豫:埋怨你。

李敏:说我不应该搬出来,他应该多活。

陈鲁豫:妈妈也是很难过的?

李敏:对。

陈鲁豫:来,给我。

李敏:没事。

陈鲁豫:你也很长时间不想这些事了?

李敏:对。

陈鲁豫:刻意地不去想它,想到了会伤心,会难过。

李敏:那时候我就是走到哪就哭到哪。

陈鲁豫:多少年一直都是这样吗?

李敏:不,后来好一点,但是不能提到这事,提到以后就掉眼泪。后来,我还是想写小说,然后我一提我就掉眼泪,以后就写不下去了。

孔东梅:外祖父去世对妈妈的打击非常大

孔东梅:妈妈受外祖父去世这个打击非常深,后来一段时间呢就是,像你说的有一点把自己封闭起来这样,身体状况也非常不好。

陈鲁豫:那段时间你好像,你是性格比较坚强的,替妈妈做了很多事情,还替妈妈向各级可能向有关的部门写过信?

孔东梅:对,那个时候因为没有办法,因为1999年我的父亲就去世了,非常突然,对我们的这个打击也非常大,就是当时父亲在时候,父亲是顶梁柱,家里的这个主心骨,父亲一不在就很多事情,这个担子就压到我身上来了。

但是人很奇怪,就在越是逆境,越是有压力的时候,会越冷静。所以当时我也给江总书记和曾庆红,当时是中办主任嘛,写了信,因为曾庆红主任的那个妈妈也是邓六金,是和我外婆非常亲密的战友。他们就是给予我非常大的帮助和支持,就是很快就回了信,回了这个指示,就是要照顾好妈妈,保护好妈妈,就是为她用最好的治疗的方式。

当时就是对于我来讲,真的就是天上的救兵,如果没有江总书记、曾庆红叔叔这样的帮助,很多事情解决不了,因为她当时思想状态比较封闭,很多的治疗方案没有办法实施,那么对她来讲是一种,每一天都是一种伤害,所以这种局面不能够再拖下去,他们的支持,我想对我是一个就是非常巨大的一种温暖,到今天我也非常感激他们。

孔东梅:外婆总说与外公的感情事她的错

陈鲁豫:现在作为毛家第三代女性,你看你外婆,看你妈妈,你会不会觉得她们那两代女性,因为那个时代的背景特殊的原因嘛,她们身上会不会那种悲剧性的东西更多一点?

孔东梅:她们身上让我看到了很多就是女性的坚强的这些,就是没有办法选择,但是无怨无悔地接受这样付出,我想起来外婆曾经有人也问过她,会不会有一些抱怨、怨言,她从来都没有过任何怨言。包括在跟外祖父的这个感情和婚姻上,她总是说都是我的错,是我的不好。

陈鲁豫:都是这么说?

孔东梅:会这样说。

陈鲁豫:但如果是你的话,比如说你会从你的外婆身上,你妈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吸取很多的经验和教训,比如你再选择你的生活,你会选择平淡还是伟大,选择人会选择平淡还是伟大?

孔东梅:我觉得人生本身怎么说呢,是自己的人生,所以要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陈鲁豫:对,我觉得这个时代是让人特别幸运的一件事情,所以孔东梅会有这样的生活,更多的选择。如果你要是去过798的话,可能会路过有一个地方叫菊香书屋,那是孔东梅目前经营的她的事业。现在很多孔东梅身边的人,她同事不叫她孔东梅,叫她孔总,我觉得这个称呼可能是,你的外公、你的外婆想像不到的,我觉得这是这个时代对我们来说最幸福一件事情,给我们更多的选择权。

孔东梅留学归国创业 在798开书店

解说:2001年,孔东梅回到祖国,开始致力于红色文化的传承,注册了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在北京798艺术区内开设的艺术空间,也以毛泽东在中南海丰泽园生活时的菊香书屋命名。走进这间书屋,孔东梅的几本摆在显眼的位置,这是她走访外公外婆,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写下的记录。

菊香书屋里的每个细节都是孔东梅亲自设计安排的,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流行音乐回荡其间,书架上记载着中国历史的红色经典作品,整齐地排列着。大厅里圆柱形灯柱上,密密麻麻地贴满了毛泽东画像、熠熠闪光。新与旧、中与外、理想与现实、历史与未来,在这里交汇融合。孔东梅说自己希望做一个在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自如穿行的女人。

陈鲁豫:我觉得生活真有意思,孔总,总就是老板,你的外公如果知道我的外孙女当了总了,你说他会是什么感觉啊?

孔东梅: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前两天我在跟朋友聊天当中,就是提到了就是每次看到人民币是什么感觉。

陈鲁豫:对,你看到一百块钱你是什么感觉?

孔东梅:看一百块钱,我觉得那个时候,就是外公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49年的时候,那么今天我们这个经过金融危机以后,这个人民币站起来了,所以我觉得外公如果能够活到今天的话,看到这样繁荣的景象,他也会非常欣慰的。

陈鲁豫:他会赞同地说,你这样选择是对的?

孔东梅:对,因为时代在变更嘛。

陈鲁豫:现在孔总他们做很多就这样的红色书籍,宣传红色文化嘛,这里面很多都是毛泽东的语录什么的,你外祖父所有的他的语录,他的诗词你都会背吗?

孔东梅:会背一些,小时候我记得,我刚从上海回北京的时候,我父亲教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背语录,而不是背语录,是背毛泽东诗词。

陈鲁豫:我们小时候也都背过。

孔东梅:背过吗?

孔东梅:文化是一种靠悟性来做的事业

陈鲁豫:嗯,但你作为他的外孙女应该全都会背才对。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人也需要大家帮助的,互相批评、自我批评、后面怎么说的?这太难了,但我觉得像你做这样的事情挺有意义的,就既是个事业在经营,然后同时对自己的家族,以前的历史是一个梳理,一个整理、一个保留。

孔东梅:对于我个人来讲,特别需要一种心灵上的一种梳理,就是说脑海当中有很多疑问比如外婆为什么不能见到外公,为什么我们一直在上海生活,为了解开心中的这些谜团,为了对我自己,人生的这个心路历程有一个交代,才开始写书,才开始去寻访这些先辈们走过的路。所以这对我个人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种寻根之旅。

陈鲁豫:那孔总你要把你的公司,做到多大的规模?

孔东梅:我不知道,我觉得文化是一种靠悟性来的一种事业。从规模很难讲,但是我觉得这个意义重大、影响重大,我觉得。

陈鲁豫:有一天你做得很大的话,我们的评价就会说,毛泽东的外孙女做这么大是应该的,是吧。

孔东梅:也确实是应该的,为前人做一些事情,我觉得是这样的。

陈鲁豫:我觉得听了东梅的故事以后,我们内心会有挺多的感慨的,的确是我们挺幸福的,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就特别自由的,特别宽松的,特别和平的一个年代。但因为有这样生活,就特别得感谢像她的外公、外婆那一代人的付出,我们才有可能现在这样的选择权和这样的生活。特别谢谢东梅跟我们分享她的故事,她的外婆、外公和妈妈的故事,也谢谢东梅会帮我们做这样的文化作品,推广红色文化。

相关链接: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何珽律师、何震达律师在线 咨询电话:13957586839 | 技术支持:何珽 | 浙ICP备2021008149号 |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0575号